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1014篇
中国共产党   899篇
中国政治   1462篇
政治理论   639篇
综合类   9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93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07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新长征》2007,(2):33-33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在2006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经济发展观。同时也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总体上表现为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科学发展观用价值理性抗衡了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防止了发展中出现的“价值迷失”。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它所追求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价值理性上的终极关怀原则。从纵向上看。它是人类发展价值取向上的“价值跃迁”。  相似文献   
32.
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又一重大步骤,政治文明问题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学界关心的热点话题。近几年来,学者们在政治文明的含义界定、特点、内容,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探讨,取得了很多颇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但所有这些探讨往往多局限于政治学等具体科学范围内的近距离的剖析。事实上,政治文明建设是需要更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复杂问题,其中,哲学的角度无论在层次上,还是在视野上,都更高、更广,因而分析也更深刻,理应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和先头兵。本文试从哲学思维方式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角度分析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方案。  相似文献   
33.
转折与展望:评中央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司法改革”这一“中心话语”下 ,中国基层司法机关的改革如火如荼 ,但是 ,由于改革的自发性和分散性 ,导致了诸多悖论的产生。为此 ,中央决定转变改革模式 ,成立了中央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以指导全国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这一决定对于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进程来讲 ,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必将对中国司法改革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综合来看 ,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 ,才能除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非理性色彩 ;才能沟通司法改革中的精英意识与大众诉求 ;才能调谐司法改革与政治体制的深层冲突。  相似文献   
34.
法官对证据的认定主要是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来解决的。从理论上说,法律本身是人们理性思维的产物.理性思维无法脱离逻辑思维而存在。并且证据之所以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是由于证据与要证事实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只要厘清这种逻辑关系的性质,就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规则,从已有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从证据认定达到法律事实的呈现。虽然证据认定的方式存在逻辑推理与经验判断的不同,但必须承认,法官在运用证据证明要证事实时.也不得不受逻辑规律的制约。实践中,假言推理是运用最多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法官在证据认定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都会运用到假言推理这一逻辑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35.
“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最重要的范畴。从分析思路上看,康德意义上的自由经历了从由“物自体”到“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的递进过程,其中道德法则的证成是自由升华的一个重要契机。康德自由理论凸显了“人是价值的存在”这一伦理学命题,对于当前的道德建设以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理性与信仰之间的争辩一直贯穿于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历程中。从形式上看,强调理性之光明察上帝与信仰天启奉信上帝之恩召势成对反。但是,表面上的冲突掩盖不了二者均在确证一种有意义的生存方式的实质,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宗教的现实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37.
卫韦 《前沿》2003,(10):186-188
法国的启蒙运动留给了近代世界一笔宝贵的财富———自然科学和理性。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议题 ,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无一不贯穿于法国的各个领域 :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甚至法国大革命也深受其影响。法国的理性不再扮演人的天赋能力的角色 ,而是作为人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能力和思维方式。本位的主旨就是证明理性如何作为一种方法被法国人运用到极致的  相似文献   
38.
严雄飞 《前沿》2002,(10):128-131
中国古代社会慈善救助思想分为人性和理性两种思想。前者是从仁义出发怜悯他人 ,后者是仁义运用于政治的行仁政思想。仁是指导救助活动的准则和人性体现 ,仁运用于政治就会吞噬人性 ,成为服务于理性统治的工具。仁作为一种社会道德标准 ,激励人们向善 ,有利于社会相互扶助的开展  相似文献   
39.
比法院院长更崇高的事业,追寻"法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孟德斯鸠的研究颇多 ,风格各异。然很多人忽视他的思想与理性至上时代的联系性。本文试图将《论法的精神》置于理性至上的思想背景中来理解 ,把他在《论法的精神》中的主题鲜明地体现出来 ,并且在他散之又散的历史主义方法写作的这一文本中 ,找出“法的精神”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40.
哈贝马斯与交往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传统理性的分裂和缺失 ,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和生活世界的视域内 ,在交往范式的基础上 ,构筑起交往理性概念。交往理性能够弥合理性的裂缝 ,对抗工具理性的扩张 ,反对意识哲学的泛滥 ,破除传统哲学的理性神话和理性霸权。同时 ,交往理性又成为哈贝马斯思考人的解放 ,展望人的未来的方案。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无情消解理性的话语相比 ,哈贝马斯的理性话语更充满辩证的张力 ,更具有思想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