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613篇
中国共产党   1352篇
中国政治   1467篇
政治理论   918篇
综合类   1123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街头官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断地进入舆论和媒体的视线。街头官僚在执法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制度性因素与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具有不同的强度与不同的层次,大致可以归并为三类:宪政规则变量、集体选择变量、具体操作变量。在多重影响因素的力的平行四边形中,街头官僚展示了双面人的行动逻辑。制度防范之道在于:建立民主自治机制,强化权力约束机制,引入竞争选拔机制,完善激励晋升机制。  相似文献   
112.
列宁农村建设理论的逻辑蕴涵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对苏俄农村建设问题有着切身的体认和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蕴涵丰富的农村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的逻辑蕴涵可概括为"四论",即农村建设之战略价值论、农村建设之总体布局论、农村建设之基本动力论、农村建设之外在保障论。此"四论"科学阐释了"因何建设、建设什么、何以建设"等关于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列宁的农村建设理论,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予以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3.
伊恩·约翰逊(Ian Johnson)是普利策奖得主、专栏作家,他在《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2013年第6期(第60卷)发表文章,分析了中国是否在未来将主导世界这一问题。该文介绍和评论了研究中国的几部新著:《大预测:未来20年,中国怎么样,美国又如何?》(Eclipse: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by Arvind Subramanian)、《中国的崛起与战略逻辑》(The Rise of China vs.the Logic of Strategy,by Edward N.Luttwak)、  相似文献   
114.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2,(6):61-61
《中国改革三步走》 作者根据自己这些年来对中国改革的观察,试图理出一个改革的实践逻辑来。改革都有哪些方而?改革的现状如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改革的未来做如何的选择?这是作者想要说明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改革分为三步走的看法,即中国的改革要经过经济改革,到社会改革,再到政治改革。作者在书中有时也会涉及一些理论问题,但作者的重点并不在此。作者想做的是寻找中国改革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15.
赵金香 《学理论》2012,(23):162-163
广电总局限制穿越剧宫斗戏播放的规定引起很大反响,古装剧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古装剧大受追捧,看点无疑是盛装的古代美人,如梦幻般水墨菡萏的画面,以及其中山盟海誓生死相依的爱情。所以大胆提出古装剧之美—美在意象,并由此提出古装剧需要改善之处:遵循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的原则;意象的营造应重"神";"以形写神"要有"真意"。  相似文献   
116.
赵连锋 《学理论》2012,(29):176-177
当下社会的多元境况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领域都无法不去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与主义,教育作为人和社会必须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领域之一,自然不能例外。教育活动要良好地贯彻政治权力的内容和实现市场化利益交换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合法性佐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7.
从柏拉图的年代至今,人类历史几千年的恢弘与浩瀚中,没有哪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能像后现代主义一样激起大众如此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后现代浪潮的冲击下,那些穿着凡·高的“农民鞋”的边缘群体不再安于冷眼旁观者的角色,他们开始和着黑色幽默作家的诙谐,戏谑着传统经典的呆板与弱智,鼓噪着自己压抑变形的神经。从精英的神殿走进大众的调侃,后现代主义于内在的逻辑上规定了其大众性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8.
陈先才 《两岸关系》2012,(12):15-17
2012年,民进党仍然没有摆脱内外交困,在年初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利,再次遭到重大挫败。苏贞昌在5月党主席选举如愿以偿,但得票率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的最低纪录。民进党在两岸政策方面有一些尝试,但由于仍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没有改变“逢中必反”的思维逻辑,大陆政策调整仍然在原地踏步。  相似文献   
119.
讨论法律能否解决现实纠纷是法理学的重要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需要首先理清以下问题:一、什么是法?二、法律规范是否具有体系?三、法律通过什么来解决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回答以上三大问题来解答法律能否解决现实纠纷。  相似文献   
120.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比,文化体制改革历经更多的磨练,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本身意义重大。文化体系在这场自我变革和审视中,将沿着确立的航标奋然前行。同时,会有更多的力量来见证这一历史进程,而公民,则是参与其中的一支最强大、持久的力量主体。由此,一支文化民主的力量已经悄然登上历史的舞台——这意味着文化体制改革将迈入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