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宝峰 《奋斗》2013,(3):14-16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为我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国家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构建覆盖面广、服务质量高的医疗卫生体系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医学人才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第一资源,在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高等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2.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农合的深入推进,新医改的启动,为医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在不改变现有医学教育模式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和构建了新型医学生实训教育体系,以全程参与、实践体验的方式,探索与创新医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3.
贵阳医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省属重点高等院校,成立于1938年,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隶属于教育部的全国9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  相似文献   
64.
包小红 《各界》2009,18(12)
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体会、教学改革尝试结果、一些调查情况,探讨一种新的专业教学模式,以满足今后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5.
卿云波 《传承》2009,(20):50-51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新农合的深入推进,新医改的启动,为医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在不改变现有医学教育模式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和构建了新型医学生实训教育体系,以全程参与、实践体验的方式,探索与创新医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6.
选择接受医学教育的动机与向上社会流动的期待有着密切关系。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硕士生群体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五成以上来自农村或社会经济地位为中低阶层的城市家庭。学生及其家长对医生职业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认知,根源在于阶层文化、内生的家庭文化资本以及“稳中求升”的家族主义理念。这是一种基于生活实践又富有想象性的认知。学医的选择既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向上社会流动策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诠释途径。  相似文献   
67.
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都是十分重视医德问题的。因为,医德高尚与否,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医生本人的职业信誉和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形象等。因此,在医学发展史上曾提出并确认了许多医德誓言,其中著名的有:  相似文献   
68.
高等医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图书馆则是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充分发挥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对医学院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9.
现代医学教育的显著特征是综合化和融合化。长期以来我们的医学教育偏重医学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缺乏法治观念、权利意识、哲学思维等方面的学习。这种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医疗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成为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从法治观念的内涵和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意义及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0.
《法医学杂志》2023,(2):193-199
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医学专业的创建和法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的热点问题。43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坚持公安-院校联合办学,协同创新,形成了“一联合、两突出、三结合、四位一体”的法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5+3/X”一体化改革,在教学、科研、鉴定、专业、学科、团队、平台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和管理体系,为中国高等法医学专业教育作出历史性贡献,为法医学一流专业和法医学一级学科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家新型法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培养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法医学科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建设、区域社会发展及法医学事业建设输送更多优秀法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