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40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各国政治   533篇
工人农民   429篇
世界政治   13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84篇
法律   4592篇
中国共产党   16933篇
中国政治   16326篇
政治理论   4169篇
综合类   573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655篇
  2022年   774篇
  2021年   1192篇
  2020年   1327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1292篇
  2014年   3904篇
  2013年   3694篇
  2012年   4142篇
  2011年   4685篇
  2010年   3950篇
  2009年   4131篇
  2008年   4767篇
  2007年   3282篇
  2006年   3117篇
  2005年   2292篇
  2004年   1299篇
  2003年   909篇
  2002年   1430篇
  2001年   1343篇
  2000年   84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1.
申伏生 《党建》2022,(1):53-5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县委领导下,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层峦叠嶂的太行山上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长达1500千米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32.
我国刑法对诽谤罪采取自诉为主、公诉为补充的双轨制模式。由于刑法但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公诉依据具有模糊性,同时司法解释本身缺乏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存在同义解释、近义解释等问题,加剧了公诉诽谤罪和其他罪名之间的冲突和竞合,特别是当被害人为地方领导干部时,诽谤罪的公诉权在实务中存在被滥用风险,部分限制公诉权的要件在实务中被淡化甚至忽略。从相对狭义的角度看,“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只有在行为人对侵犯个体法益具备主观故意,但对侵犯社会法益或国家法益不具备主观故意(或无法证明其具备故意)的情形下,才有其独特的法律适用价值并不与刑法其他罪名相冲突。为妥善处理和平衡诽谤犯罪中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内外部变化,建议通过修改我国刑法,将诽谤罪区分为情节不严重、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三种形态,为充分保障宪法权利,情节不严重的不作为犯罪处罚;为充分保障自诉权,情节严重的为绝对告诉乃论;为依法惩治犯罪,对符合特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诽谤犯罪可以依法公诉,以维护网络信息秩序。  相似文献   
33.
任征  齐士英 《前线》2021,(1):61-62
湘西,沈从文笔下一个美得令人向往的地方。然而,7年前,这里还是湖南省贫困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也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有近75万贫困人口。如今这一切都成为过去,湘西各县市均实现脱贫摘帽,从政策扶持、产业发展、易地搬迁、乡村旅游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脱贫之路。2020年11月,全国党刊全媒体采访团走进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韶山市银田村、吉首市坪朗村和隘口村、桃源县杨溪桥镇等地调研采访,共同感受湘西大地发生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34.
2020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论述精神的学习领会,提出各级民政部门要提升对民政工作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协同性等"四个特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5.
张竑 《奋斗》2020,(3):8-10
《求是》杂志2020年第2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创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等问题,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直接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之中,体现在以情感为媒介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转化过程之中。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丰富"纲要"课的知识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性。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还存在众多薄弱环节。通过"纲要"课程课堂专题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网络平台等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能够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集中了全党智慧,反映了人民意愿,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决定》意义重大、贡献很多,仅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其贡献也很多。  相似文献   
38.
宫雪 《中国审判》2020,(2):34-39
“中国正从重要知识产权消费国转变为重要知识产权生产国。中国认识到,建立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的全面法律体系的重要性。中国认为,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