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改革、完善和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机制,把加强对自身的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研究,确保"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确保检察机关的公信力,是检察机关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62.
徐彦秋 《前沿》2013,(18):41-42
高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树立一种整体性教育理念,建构和谐的教育生态,处理好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保持高校的核心价值体系有适度的张力。通过高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引导国家的价值体系具体化;关注当代高校现实的境况,实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化;营造良好健康校园的氛围,使师生的核心价值理念实现由内到外的转化,增强当代高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实效化。  相似文献   
63.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及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存在状态,而党的执政地位则对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实际生活所应该达到并且能够达到的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从世俗实然到逻辑应然的环境和条件主要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筑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载体,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4.
站在应然的视角,国家法应符合普世的道德观念并体现民族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国家法并非总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造成的。从理论上讲,民间法生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民间经验的结晶,是具体理性的体现。但民间法的粗暴、落后、残酷等非理性的一面也不容忽视。作为普遍理性的国家法却失于僵硬,作为具体理性的民间法同样也失于多变,因此张力与互动就成为它们关系的两种特性。  相似文献   
65.
应然与实然的关系,本来是西方哲学史上所争论的理念与事实的关系。应然即应当如何,实然即实际如何。在党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个应然与实然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处理党的  相似文献   
66.
价值生成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飞 《理论导刊》2006,(3):46-48
“如何是”是对价值的追问方式,“是什么”是对事实的追问方式,二者的差异深深植根于未来与过去的人学差异之中。价值指向未来。在价值哲学研究中,绝不能囿于实然世界的狭隘视域,而应以可能世界空间为其广阔视域,并以此引入应然世界范畴。应然世界基于但高于实然世界,当人们通过实际行动从实然世界迈向应然世界时,价值也就由此生成了。  相似文献   
67.
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言论自由权的滥用,导致损害公民的隐私权、名誉权、生活安定权等实然弊端.推行信息公开、健全财产公示制度、依法规制网络言论自由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网络言论自由规范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8.
关于发展的运行态势的判断,通常有两种:一是认为发展是必然的,二是认为发展是实然的。然而,人们很少谈及发展的应然问题。实际上,发展自身有其动态逻辑,即从必然到实然再到应然。发展之必然,讨论的是发展的前提性问题,即发展是天然合理的;发展之实然,讨论的是发展的现实性问题,即发展不是天然合理的;而发展之应然,讨论的则是发展的理想性问题,即究竟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合理的。对发展的动态逻辑的研究和设计,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69.
宪法和宪政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农民工是公民的一种,当然享有宪法赋予的一切权利,我国宪法从没有将农民工排斥在外,现行宪法对农民工是平等的,是没有歧视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宪法实然权利主要有平等权、选举权、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或社会保障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必须保障农民工宪法实然权利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0.
齐百健 《党政论坛》2009,(15):11-13
党性修养动力重在激发,我们可从提高党性修养需要针对性、促进党性修养需要与满足间对立统一、拉动实然自我向应然自我跨越、寻找领导干部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的平衡和充实需要层次等路径出发,激发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