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58篇
世界政治   7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2024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766篇
政治理论   116篇
综合类   5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环境犯罪由于其严重的危害性、复杂的专业性以及复杂的因果关系等特性,在我国有适用严格责任予以规制的必要性。严格责任不同于绝对责任,并不违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无罪推定原则,对其适用严格责任是切实可行的。但严格责任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必须是有限制的,要遵循严格责任法定原则和补充适用原则,在具体的罪名、罪行、主体、刑罚和免责情形上必须有明确的限制。  相似文献   
92.
目前,世界多国正迎来老龄化的浪潮。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何时退休成为一个新的世界性难题。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选择用延长退休年龄来减轻老龄化带来的各种压力,这种做法虽能取得明显效果,却也带来了各种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93.
刘宗 《人民政坛》2012,(1):16-16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行政强制法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该法明确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备件和程序”.“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用法的形式规范行政强制权.体现了行政强制的“法定原则”。该法对进一步严格规范行政强制权、保护相对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法律解释即文义解释,其解释方法有平义解释、专门含义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在适用顺序上,平义解释和专门含义解释处于第一优先适用的顺序,其中专门含义解释又优于平义解释.体系解释处于第二顺序,目的解释为第三顺序.  相似文献   
95.
在欠薪型劳资纠纷中,只有恶意欠薪的才有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该罪所保障的前提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和市场经济秩序,不包括劳务关系、雇佣关系。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劳动合同的甲方,即负有支付劳动报酬义务的用人单位。该罪的法定从宽处罚情节体现了民事责任和刑罚处罚的衔接。  相似文献   
96.
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理论的引入,对我国法治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是避免突破刑法的规定处罚行为人,其核心思想是保障人权,这与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理论不谋而合。在我国现有的犯罪体系下,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能够自洽,并不存在体系障碍。超法规犯罪阻却事由理论将从违法与有责两个阶层阻却犯罪的成立。  相似文献   
97.
《物权法》第174条虽规定了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但现行法未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担保物权人据以实现物上代位权的程序。未来我国编纂民法典时应摒弃担保物权延续说,改采法定债权质权说,明确规定担保财产灭失、毁损或被征收而产生代位物请求权时,担保物权人依法享有针对这些请求权的法定债权质权;同时,应明确规定担保人的通知义务以及代位物给付义务人(即第三债务人)查询登记簿、在给付代位物前取得担保物权人同意的义务。代位物给付义务人违反义务,侵害物上代位权而给担保物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8.
我国当前在商标司法实践中普遍将法定赔偿作为侵权判赔的主导性方法,这一现状与商标侵权案件的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权利人举证不能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了能够使商标权法定赔偿获得更加规范的适用,我国商标法应当进一步明晰商标权法定赔偿的适用条件,同时还应就侵权情节轻重的判断、涉案商标价值的高低以及侵权过错程度对法定赔偿的影响等问题尽快形成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99.
贾世春 《人事天地》2012,(11):37-38
案情简介:申请人何某于2009年2月4日进入被申请人某砖厂工作。被申请人没有与何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2011年9月3日,何某在为被申请人工作时病发,先后在不同医院治病,治病期间没有再为被申请人提供劳动。何某称,因被申请人没有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其在医院治病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因此申请仲裁,请求确认2009年  相似文献   
100.
李陶 《法学》2016,(4):99-110
面对媒体融合带来的制度失灵,德国报刊出版者产业驱动立法,创设出独立的"报刊出版者邻接权"。就我国而言,在对待域外经验的立场和方法上,学界往往仅注重对规则本身之评析,而忽视从制度生成层面结合一国特有的法制传统和文化因素进行比较法考察。通过分析可知,报刊出版者邻接权是德国立法者针对媒体融合在本国的具体问题,在对既有实定法律秩序和学理沿革进行体系性考量的基础上作出的破解德国相关制度失灵的对策。其立法行为本身的价值阐释和逻辑论证应为我国学界所重视,但其应对制度失灵的具体策略因具有本土性,不宜为我国所采纳。应以媒体融合在我国的问题表象为指引,结合既有规则体系和制度传统,思考我国相关制度失灵之内在机理,完善对新媒体时代中报刊出版者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