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86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134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2009年3月,天津师范大学学生罗彩霞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教师资格证时被拒绝.经查询,罗彩霞发现自己的身份被高中同学王佳俊盗用,随即报案.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激光刻章机雕刻、光敏印章机制印伪造印章印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仿真程度较高的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鉴定实践表明,这类伪造印章印文趋于专业化、技术化,且伪造的印章印文与真实印章印文的相似度较高。依据传统的鉴定依据和方法难以鉴别真伪,因此从该类伪造方法对其特点和鉴定依据、方法要点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伪造形成方式及特点的研究,有助于科学的鉴定其真伪。  相似文献   
103.
笔迹鉴定是一种重要的证据调查手段,也是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文件中的签名笔迹都是作为文件真实性的有力证据,证据价值非常高,从而导致生活中经常存在为了各种利益而伪造签名的现象发生。签名印章是一种新型伪造笔迹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被仿造人亲笔写下的签名制成印章,这种印章在使用时既会体现出印章的特点,还会体现出签名字迹的特点,因此这种签名容易被认为是亲笔签名,进而达到造假人员的不法目的。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利用签名印章仿造亲手签名笔迹的鉴定方法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选择的这两起摹仿签名鉴定案例,均为笔者近期在司法鉴定实践工作中遇到的。之所以在此讨论这两例摹仿签名鉴定案件,因为认为有必要启迪同行对充斥网络的“摹仿签名”公司所作所为应有的警惕。  相似文献   
105.
练习摹仿是摹仿者在摹仿笔迹时常用的手段。由于中文签名字数少,更利于摹仿,所以鉴定练习的摹仿签名真伪就更加困难。练习摹仿签名的实验得出:整个摹仿过程是一个逐渐接近被摹仿者签名的过程。在不易被摹仿的特征里,往往反映的是书写者的书写习惯,还有一部分反映的既不是摹仿者的书写特征,也不是被摹仿者的书写特征,是摹仿的综合作用引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作为现阶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在实践中存在两种改革模式:“三集中三到位”和“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对西部地区X市开展实地调研,从公众满意度和政府职能转变双重视角出发对比两种模式,进而探讨“一枚印章管审批”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适配性。分析可得“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模式更适宜在西部地区推广,但需要谋划建立科学机制以实现高效审批和审管联动。  相似文献   
107.
印章在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或象征地位权力,或代表个人信用,随之出现的违法犯罪活动则推动了印章印文鉴定的产生与发展。与时俱进的印章制作工艺以及层出不穷的伪造变造手法不断地给印章印文鉴定带来新的困难与挑战,现行印章印文鉴定中阶段性特征变化规律体系的缺位也使印章印文鉴定实务工作陷入了诸多困境。基于此前提,提出初步建构印章印文阶段性特征变化规律体系之设想,为当前印章印文鉴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相关困惑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8.
篆史刻话     
向景安 《现代人事》2000,(11):42-42
篆刻是镌刘印章的通称,因印章一般采用篆字,又由于篆刻材料多取于金属(如铜)与石料,故又多称为“金石”。  相似文献   
109.
施蔚 《警察技术》2001,1(4):26-27
因特网的兴起,把人们的社会活动半径一下子拉近到咫尺。本来需要远渡重洋商办的业务,现在可以直接通过电子业务来实现,既节省时间,又免去了旅行经费开支。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上购物,货物由商家或邮政部门送货上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办理货币支付或转存等业务,既快捷、又方便。随着网络业的不断发展,借助网络来办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为使网上这类业务顺利进行,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要确保个人与个人之间(或企业法人之间)、个人与商店或金融系统之间信用的建立,这就得涉及到网上身份的识别问题。 千百年来,人们传统的信用是通…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