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8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419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鉴定人资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的鉴定人体制尚不完善,对鉴定人的管理较为混乱,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有必要制定详细具体的鉴定人资格审定考核标准,对于鉴定人不仅要规定其法律地位,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实际工作的操作规程,尽可能对其专业技能水平作出具体细致的规定,并为从事专项鉴定的人员提供合理的健康、安全方面的保护。使我国的鉴定人体制早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由专家辅助人针对鉴定意见提出合理异议,申请鉴定人出庭参加质证,有利于增强鉴定意见的质证效果,据此,设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专家辅助人制度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对专家辅助人制度的构建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关系审判公正的实现。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其中,关于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条件及不出庭作证时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的效力,规定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真正的直接和言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华 《证据科学》2016,(3):266-269
众所周知,要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就要贯彻直接和言词原则。那么,究竟什么是直接和言词原则呢?对于这一问题,法学界似乎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甚至专家辅助人的出庭作证,重视控辩双方对这些人的交叉询问。那么,法院仅仅将证人、鉴定人等传召到法庭上,使其接受各方的交叉询问,直接和言词原则就能实现了吗?答案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意见应经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这一刚性规定促使鉴定人必须履行出庭作证义务,从而提高了鉴定意见证据效力对质证程序的依赖程度,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就格外重要.鉴定人屏蔽作证方式为这一问题的探寻提供了微观视角,我国已经存在证人屏蔽作证的司法实践,但是对于鉴定人屏蔽作证的正当性还存在争议,而这些争议实质上是鉴定人屏蔽作证与传统诉讼法原理的冲突与解决,具体反映在鉴定人屏蔽作证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设置、配套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13,(7):94
今年4月,北京市司法局立足"转作风、办实事、促发展",在全市部署开展了"北京司法大讲堂"活动,由市司法局和各区县司法局聘请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等骨干力量以及部分专家学者组成"北京司法大讲堂"宣讲团,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社会发展需要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地到一些社区、村居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目前,司  相似文献   
17.
一、新《刑事诉讼法》中涉及鉴定结论的修改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新《刑事诉讼法》涉及鉴定结论的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原有法律法规上进一步明确了鉴定人出庭的条件,并且首次规定了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二是明确规定了控辩双方可以聘请专家辅助人出庭答辩,实现了现有诉讼参与人范围的突破。新《刑  相似文献   
18.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六年多来,司法鉴定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实践中出现了诸多违背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的情况。以河南省司法鉴定现状为视野,通过实际调研和案例解剖,深入分析司法鉴定实践中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背离的不和谐因子,科学探讨高效合理的司法鉴定管理模式和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司法鉴定立法具有统一性与时代性。应坚持客观原则、法治原则、科学原则和独立原则,规范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确保司法鉴定人的中立地位,建立、健全公正的鉴定启动制度,完善鉴定意见的审查制度,统一司法鉴定技术规范与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朱晋峰 《中国司法鉴定》2013,(5):F0003-F0003
根据司法部关于加强司法鉴定培训工作通知([2013]司政62号)的精神,由全国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与《中国司法鉴定》、《法医学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培训暨研讨会”,于2013年9月12日至15日在贵阳召开。会议开幕式南《中国司法鉴定》常务副主编朱淳良主持,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朱广友副所长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