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58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9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15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123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50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公司契约理论为我们认识公司法和一系列公司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公司契约理论来解读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我们可知,我国公司法应属于私法,以授权性、任意性规范为主;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契约自由;作为对契约"缝隙"的弥补,司法对公司运作应是有限介入。  相似文献   
952.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对旅游合同的研究仍是目前我国法学研究领域相当薄弱的环节。例如,在现行法律中有关旅游关系调整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实践中的旅游纠纷多依靠行政法规和与之相关的部门规章予以解决,并无直接的法律依据可遵循。本文以一则真实案例为出发点,着重从旅游合同履行中发生意外交通事故角度来探讨旅游纠纷时的责任承担,从实践方面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3.
姜茂坤 《政法学刊》2008,25(3):51-55
清末时期,日本民法学逐步被引入中国。日本民法学在契约定义上,采用广义契约学说;在物权移转主义上,采用意思主义学说。这为物权契约观念的生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物权之契约”和“债权契约”用语相继被使用。至民国初年,大理院则通过判例,对物权契约进行了定义,并界定了物权契约的有效成立要件。但清末时期的物权契约观念与德国民法学理论中的物权契约(物权行为)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54.
《劳动合同法(草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企业为视角,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55.
在 BOT项目中特许协议为其核心问题 ,国内对 BOT项目中特许协议的性质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BOT特许协议的性质应为国内法契约中的行政合同 ,同时对BOT特许协议所引致的法律风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在文中提出了应在我国建立行政合同制度及解决和回避特许协议所致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6.
吴传毅 《行政与法》2004,(11):23-25
政府责任是民主政府与专制政府的根本区别。近现代社会大多关系表现为平等的契约关系,近现代法律大多是对契约关系的确认。根据“主权在民”学说的阐述,政府是基于人民的授权而产生的,政府不受人民信任或偏离人民的授权而行使职权或职责,对此需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责任包括道义责任、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我国要实现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的转变,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政府责任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957.
程啸 《法学论坛》2005,20(6):98-104
主合同无效时,保证人因其过错而承担的不是缔约过失责任而是侵权赔偿责任.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主合同无效不能表明保证人有过错.保证人承担赔偿责任之后也不能向债务人进行追偿.  相似文献   
958.
我国合同法吸纳了大陆法系的不安抗辩权制度和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不安抗辩权制度。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59.
先公司民事行为的案型归类及责任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  茅院生 《法律科学》2005,23(5):107-114
“设立中公司”是一类特殊的民事主体,特殊性体现于它是一个处于发起人合伙和成立后公司之间的阶段性存续的、具有有限人格的组织。尽管法律未规定设立中公司的法律行为为必须,但是经济上,设立中公司却可以而且应该从事商业交往。在公司设立阶段签订合同的效力,和合同的主体密切攸关;设立中公司订立的合同责任在发起人、设立中公司、成立后公司之间的分配因为采取“意图推定”和“设立中公司责任”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60.
诉讼合同是当事人间旨在对诉讼程序施加某种影响 ,以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合意。诉讼合同存在的理论基础是程序主体性原则和私权自治。诉讼合同成立的一般要件包括 :第一 ,诉讼合同的主体存在着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第二 ,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第三 ,当事人订立诉讼合同应当具有影响诉讼发展或产生某种法律效果的目的。诉讼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包括 :诉讼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能力 ;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不损害他人及社会利益。诉讼合同的效力不仅及于立约当事人 ,一部分诉讼合同对法院甚至第三人也发生效力 ,这就是诉讼合同效力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