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6篇
  免费   224篇
各国政治   127篇
工人农民   350篇
世界政治   1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1篇
法律   2152篇
中国共产党   172篇
中国政治   519篇
政治理论   423篇
综合类   16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41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01.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上存在的缺失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保障农民工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工会作为集体劳动权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对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应该作出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制度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2.
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向与工会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示范效应明显增加。工会应认真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力争有效地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术转换为工会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3.
邓小平的宪政思想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宪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宪法至上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前提。发展民主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行法治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核心原则。保障人权是邓小平宪政思想的目的。掌握并运用邓小平宪政思想的基本理论,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的宪政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论江泽民的和谐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比较系统的、以"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际力量的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05.
王彬  褚晓琳 《桂海论丛》2004,20(5):62-65
米尔恩人权哲学通过对先验人权观的批判,以低度道德作为其权利体系的理论起点,这有利于消除人权国际保护中的政治化趋向;低限人权概念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它在人权国际立法中具有可操作性,使人权国际保护从理论必然性走向了现实可能性;普遍人权命题是米尔恩人权哲学体系的理论诉求,普遍人权命题意味着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人权标准的普遍性,并调和了不同人权价值的对立,从而为人权国际保护的对话提供了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1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03年7月9日正式公布。它是对2001年10月27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一年多的情况予以总结而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解释,对于保障工会的合法权益,推动工会法的贯彻实施,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的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侦查学学科建设的三大基本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侦查学研究经验总结有余而严谨的理论抽象不足 ,缺乏作为专门知识体系所应当具有的理念价值和对侦查实践所应保持的审视态度。侦查学学科建设应确定三大任务 ,即 :人权保障观念、法治观念和犯罪预防观念 ,以此为侦查学理论体系更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论宪法基本权利与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基本权利具有根本性、普适性、强制性等特征。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刑罚权具体化、现实化而形之于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为了实现正义的理想、安定的目标,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实现刑罚,追究犯罪过程中很可能忽视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只有在刑事诉讼上才有如此尖锐的冲突。国家为确认刑罚权实行追诉与审判的职权活动,决定了刑事诉讼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公法限制属性。为防止这种限制的过度与失衡给公民权益造成侵害,刑事诉讼中必须贯彻法律保留原则及比例原则,以加强对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的保障运作和个人防御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09.
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与之相适应,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政府运行效率、法制环境、科学与教育发展程度、人文环境等因素。然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生态系统,需要大力进行外部环境建设,努力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0.
对犯罪人适用缓刑不应把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作为条件,是否对犯罪人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不应以主刑是否缓刑作为条件。对缓刑犯适用的剥夺政治权利宜从判决确定之日起执行,并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刑期。在出现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时,主刑执行期间仍应剥夺政治权利,主刑执行期满之后是否剥夺政治权利则视主刑执行之前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否届满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