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王华彪  陈继飞 《世纪桥》2007,(11):61-62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棱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高校应该通过孕育"和谐共振"的校园文化,打造"和谐共赢"的良性机制,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
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子以"人和"为中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仁政"型社会和谐理论,这一社会和谐理论以经济和谐为基础,以道德和谐为核心,以上下和谐为主干,以善政善教为两翼.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取向,以推进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育等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社会氛围、人才支撑,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正>农十师一八七团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中,坚持责任落实,制度、措施到位,检查督导经常的工作原则。坚持以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学习环境,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加强连队建设、创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活动为契机,结合团场实际,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做到上下联动,共同奏响了一曲创建"和谐小康家庭"的和谐乐章。一、三到位,确保"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一是管理、制度到位。为保证"和谐小康家  相似文献   

5.
谈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文化建设,应该打造包含物质、行为、制度以及精神等层面在内的多重文化特质立体架构,其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是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确立核心价值体系为"经脉",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来激发社会活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为"养分",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宽厚性来提高社会认同;和谐文化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社会制度的科学性来保障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推进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基本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养等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物质基础、社会氛围和人才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单总明 《实践》2008,(9):49-49
丰镇市公安局为了维护丰镇市治安稳定、社会和谐.团结带领全体民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三基"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和"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这两个要求;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目标;以军警民巡逻和报警监控系统建设为突破口;以命案侦破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无锡市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以"组织和谐、文化和谐、利益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共建共享和谐宜人新无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加强社区党建、建设和谐社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正治国以治家为根,和谐社会以和谐家庭为本。两年来,十二师一○四团为积极推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围绕团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以推进"三化"建设为重点,以新形势下进一步激发职工群众创造活力,稳定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素质,改善职工生活为举措,以服务职工在基层为落脚点,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目前,团场有兵团级"和谐小康家庭"2户,师级20户,团级156户,连级752户。获师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先进  相似文献   

10.
机关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又对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示范促进作用。宜昌市粮食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找准机关与社会的内在联系点,以"点"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和谐机关,出现了机关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可喜局面。一、修炼和谐内功,强化宗旨服好务始终牢记服务宗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服好务,是创建和谐机关的根本目的,是机关和谐、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宜昌市粮食局紧紧抓住永葆公仆本色这个关键,以"三个确保"为重点.勤修苦炼,打造内功。  相似文献   

11.
<王蒙自传>既是一个人的"当代史",更是当代史上的个体史与个性史.作者对"文革"史的重述,不同于一般伤痛式的叙事方式,而侧重描写其精神个性、思想性格以及价值取向逐渐成形的痛苦过程;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叙述,他关注的是思想解放潮流背后的艰难、偶然性与人的个性力量;在人文精神讨论中,他则对时代文化转型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敏感和高度的警惕,其言论显示出某种超前性和孤独的意味.<王蒙自传>不但具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记史的价值,同时更展示了王蒙自我形象的多维真相,展示了一个多维的复杂甚至矛盾的精神和心灵,从而达致历史的个性与个性的历史的高度耦合.  相似文献   

12.
<易经>和<尚书>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两个重要源头.阴阳是支撑<易经>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阴阳两个方面的和谐与平衡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易传>在解释<易经>时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思想.<尚书>阐发了"协和万邦"、"和恒四方"的政治理想."合和"与"和合"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司马迁的<史记>在<尚书>的基础上,较早提出了"合和"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合和"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3.
现行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农村新阶段的发展要求,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消除农村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而要推进综合性体制改革,必须转换文化背景,增强和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坚持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以文化创新推动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健全和谐民族交往关系的协调机制,排除影响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段雪辉  李小红 《求实》2020,(3):57-68,M0005
社会组织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聚焦社会组织行动策略研究,能够更好地揭示外部制度环境制约下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微观运行机制。运用"制度环境-行动策略-行动目标-行动任务"的分析框架,着重探讨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剖析复杂制度环境下社会组织行为策略选择及其多元化行动路径。S市G组织的个案研究表明,G组织通过"双向汲取"的行动策略能够实现社会组织行政性目标与社会性目标的双重目标达成。由于G组织接受任务的不同行动目标来源以及不同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差异,使得G组织"双向汲取"行动策略呈现出复杂制度结构约束下的多元化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的问题及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中,“形势需要”、“名人名言”、“非法即彼”、“指标分配”、“发表级别”、“字数多少”等方法都存在着严重的非科学因素。正确评价社会科学成果,应遵循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并重、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多方面比较、重视创新等原则。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寻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三重维度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得以确立的前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赖于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成为一项极其迫切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劳资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要实现全社会效率跃迁的规则体系需要劳动与资本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要形成劳动者能力的平等,要优化资本与劳动的比率,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变劳动与资本收益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林建公 《理论学刊》2008,3(3):59-62
<江泽民文选>的社会和谐思想主要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重现人的尊严和价值,切实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实现长治久安,忧党忧国忧民,消除不安定因素,使社会更加和谐;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尹新瑞 《理论建设》2020,36(2):96-102
赋权是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实务方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案主进行赋权需要充分考量中西文化的差异,采取具有文化相关性的本土化策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赋权""权利""道法自然""无为"等思想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权利"观念存在显著区别。由此,在对个体进行赋权过程中应检视个体自我意识与家族意识的关系,对个体进行赋权的同时应强调案主的主体性。此外,通过引导案主觉察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注意力与移情能力,在此基础上承担自我责任,进而推动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