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5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3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口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口语教学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同时必须遵循心理语言学所揭示的语言产生的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认识语言产生的内在规律 ,明确口语教学的意义 ,并设置恰当的语言环境 ,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而学生除应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外 ,还应加强发音训练 ,掌握口语技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强调了素质教育中的政治思想教育 ,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意志的修养和能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综合。文章对自信意识、思维和听知能力训练的意义、目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公安民警的口才训练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是公安民警完成口才训练的基本保证,也可以提高口才训练的效益。同时,它还可以充分发挥公安民警在口才训练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现行《刑法》第237条第1款关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规定,在罪名设置及主观要件上存在缺陷。为贯彻科学立法精神,借鉴国外立法例,建议取消强制侮辱妇女罪罪名和刺激或满足性欲的内心倾向的主观要件要素。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公安院校射击教学的现状与实战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使教学更贴近实战应用 ,教学中应增加多枪种的教学训练、PPC训练科目、对移动目标的射击、夜间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孙英 《思想战线》2003,29(2):16-20
幸福概念深刻而复杂,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把握。首先,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与此相对,不幸首先是人生重大的痛苦;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不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损害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众心理偏见使整个警察群体形象受到致命的冲击和破坏,它实质上反映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许多内在深层次的问题。警察公共关系指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依赖的关系,并通过双向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使组织适应于环境,并努力使环境适应于自己,从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警察的心理素质对其工作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近年来 ,对警察心理素质的日益关注使得许多单位在选拔警察时都加强了对其心理素质的考核 ,但人们在热衷于心理测试的同时 ,却对测试中的公正性缺乏足够的关注。通过对访谈与测验两种测试方式在公正性上的比较 ,探讨警察心理测试技术中的公正性问题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刑罚是社会强加给罪犯的惩罚和约束,女性罪犯因其自身的犯罪特点和心理特点,对此会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反应.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她们的认识水平和自我评价能力,帮助她们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再结合劳改或思想教育,是从根本上转变她们的错误认知和帮助她们作为健康公民和合法公民回归社会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犯罪心理测试作为科技发展的一项成果,在许多国家刑事诉讼中已经得到运用,也显示了其作用.我国自引进这项技术以来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理论上仍存在着较大争议.我国目前并无对犯罪心理测试的明确法律规范,也就使得其实施虽然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进行的,但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程序规范.这是与程序法治所格格不入的,必须从诉讼法的角度对其应用程序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