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5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3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广大心理学专家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校园氛围因素及个体有关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2.
ABSTRACT

Prisoners serving indeterminate senten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do not know when or if they will be released from prison. Release and progression decis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risk the ISP presents of reoffending. This makes the assessment of risk a high stakes business for ISPs. Whilst there is a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focused on prisoners’ general experiences of prison, there is an absence of specific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prisoners’ experiences of risk assessment. This paper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by reporting the results of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ISPs’ experiences of psych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terviews with 10 ISPs were conducted and analysed using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risoners experienced the prison environment as characterised by violence, volatility and suffering. Psych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s embedded within this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challenging context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Within this context, prisoners felt stuck, powerless and out of control in relation to risk assessment, and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s as untrustworthy yet powerful. Understanding prisoners’ experiences is the first step in resolving some of the long-reported difficulties in work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logists and prisoners as well as making the process more procedurally just.  相似文献   
23.
转型期员工面临较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工会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方面兼备效率和效果的双重优势,采用分段购买方式与专业机构建立"委托—代理—共建"关系,以"心理健康服务共享中心"(PHSSC)为核心,将会费作为服务经费的主要来源,由专业人员提供服务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趋势预测,制定相应的管理与监督机制,通过专业服务保障并提升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4.
长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总有各种原因,有现实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体本身的原因,对个体来说,其深层心理原因是导致心理障碍的核心根源。而深层心理原因中,大学生的"超相"人格则是重要的原因。这里的"超相"概念为作者首次提出,是根据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普遍深层心理问题结合国内外深层心理学思想总结出来的。  相似文献   
25.
自2010年以来,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逐渐扩大,现如今它已然成为人们交流互动与发布消息的重要网络平台。大学生作为一个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早已对于微博的使用了如指掌,与此同时微博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阐明微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种种影响并说明其对策。为今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6.
罪把心理矫治作为改造罪犯的第四大手段,在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和服务监管安全中发挥着很大作用。这种方法既是开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也是预防罪犯心理疾病发生、对罪犯进行心理咨询与矫治、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监狱人民警察警衔晋升培训课程《团体心理矫治》的设计,应围绕团体心理矫治的意义及作用,团体心理矫治的相关知识,着重讲解组织团体心理矫治的方法,使受训学员能运用具体方法对罪犯进行团体心理矫治。  相似文献   
27.
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咨询需要考虑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作必要的调整,为来访者提供适合文化的心理咨询.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的心理学理论精华转化为具体的心理咨询方法,在心理咨询中引入古老智慧,在具体的咨询目标建立、咨询沟通技巧、提问方式等方面加以推敲,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促进大学生心身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8.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 legal threshold on the number of parties and decompose it into a mechanical and a psychological effect. We study the case of Morocco, whose local elections afford a rare opportunity to uncover the causal effect of the legal threshold, using a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approach. Our results show a large effect of the legal threshold on the number of parties. We find a large psychological effect in absolute terms: a 3% increase in the legal threshold leaves almost one effective party out of the council for purely strategic reasons. We conjecture that this large effect is due to the lac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rogrammaticness of most Moroccan parties.  相似文献   
29.
系列杀人案件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问题突出,危害后果严重,把握这类案件的犯罪规律,研究侦查对策,将对有效预防、遏止和打击系列杀人案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种审查手段已在我国得到认可和应用。我国公安机关等使用单位大部分采用语言提示法进行测试,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提示法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应该通过图像提示法的运用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