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相对于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居统治地位的一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神圣价值观和精神价值观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逐渐发生了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神圣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且这些转变均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双重后果。  相似文献   
22.
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和青年自我意识的凸现,青年价值观已经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把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青年价值观形态的未定性,青年价值观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价值观所具有的先锋性,青年价值观的自我肯定性、自我否定性和自我超越性,青年价值观在理想与现实取向上的二元性以及青年价值观的边缘性与中心性。  相似文献   
23.
论道德认识论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平 《湖湘论坛》2002,15(1):26-29
道德认识论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的研究领域,因而更没有赋予它必要的学科地位。本文将试图阐明,道德认识论既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认识论的一种基本理论形态,是伦理学和认识论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一种认识理论;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理论,与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科学认识论和审美认识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因而具有其它认识理论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一、道德认识论是伦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伦理学研究中,一般把道德活动看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因而把伦理学看作是实践学科,或价值学科,这样,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把改革开放放到与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邓小平是如何具体阐述改革开放的呢?本文即试图对此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25.
道德认识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认识论既古且新。其古,是指它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便客观存在着,作为认识世界的特殊工具,人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其新,是指它还未充分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未成为人们的反思对象,人们还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的论证研究。然而,道德认识论作为与自然认识论和社会认识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且同样重要的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作为主体反映客体的独特认识形式、有其自身的根据、独立的论域和发展规律。本文拟就道德认识论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26.
人们往往将客体具体区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这种区分有一定道理。对这三种客体的把握体现了人类的基本智慧。有人认为,“人类的智慧表现在许多方面,一般来说,可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征服和利用,也可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建立,没有社会就没有真正的文化,社会就是人和人的协调,以达到分工合作的目标。最后可表现在人性自身的净化和提升,以及人类潜在创造力之发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27.
28.
我们理论界一直公认如下定论: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是物质实践观,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一切认识、理论和社会观念都是物质实践的结果和产物;而精神实践则是唯心  相似文献   
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的变迁具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这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一定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这些变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以及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