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获取真实的网络民意进行了研究。认为收集网络民意要注意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人为的信息过滤、匿名制带来的不负责任言论等三个因素,同时要注意识辨难于分辨的软文和网络推手两个陷阱;着重分析了主动设置平台和广泛收集两种网络民意收集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2.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艺术实践。笔者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艺术实践的形式做了一定的总结和梳理,并对学生如何更好地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以期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艺术实践活动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促进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的进一步结合。  相似文献   
23.
随着市场、现代性对乡村社会的不断渗透,农村闲暇娱乐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本文在苏北泉村麻将、棋牌娱乐闲暇发展变迁状况的质性调查基础上,指出其不断走向赌博化、灰黑化。并进一步通过消费主义文化视角分析这一变迁的发生过程,物化的农村闲暇娱乐生活带来熟人社会陌生人化,乡村社会走向“无主体性”村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新形势下"网络问政"的社会影响力、认同度,以及不同人群对于网络问政的看法与意见,从而找到促使"网络问政"工作链条连贯、持续、有效的方法和机制,本文就广东省惠州市网络问政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伪民意冲击民意真实性、党政官员问政能力不足、数字鸿沟的存在对网络问政的效果和可持续性造成不良影响等三个方面;并为此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应在提高自身网络执政能力的同时,建立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大互联网的普及率,提高公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进而消除数字鸿沟,多种措施并举,使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对农村闪婚闪离现象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打工潮带来的跨省婚姻、婚恋及生育年龄的超前、青年群体的婚姻期待等因素,共同塑造了闪婚闪离现象在农村的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闪婚闪离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指出,随着传统村落共同体不断瓦解、家庭不断核心化到个人化,当下农村青年的情感何以寄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我国川西农村悄然兴起了一种以双独子女为主体的家庭居住新模式——“两头走”.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这种模式与传统居住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其产生的背景、特点、社会归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7.
王会 《法制与社会》2010,(4):131-131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历经改革、不断完善,但仍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它的适用也引发了学术界和司法界的激烈讨论和评议,本文从立法的层面提出了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诚信的角度分析了完善取保候审的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28.
税费改革以后,乡村治理逻辑发生了深刻转型,呈现出干群关系“脱嵌化”、乡村治理去政治性、去规则化的三重特征,这表明了乡村社会中私人性治理的到来.要理解乡村治理逻辑的转变,务必将其放在税改这一制度性背景之下,资源获取方式的改变构成了乡村社会私人性治理的外在动因,治理责任的丧失成为了私人性治理的内在动力.私人治理不仅给乡村政治带来了深远影响,也把乡村引入了趋于陌生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29.
浙东调查发现,农村妇女性格内敛且在村庄公共领域难以发挥积极作用,妇女作为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突出;并且,妇女以丈夫的成功与否以及夫妻关系的好坏进行角色调适。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化的进程带来的职业的性别分化造成男性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女性劳动对家庭经济的贡献远远低于男性使得女性无论在家庭这一私人领域还是在村庄公共领域都难以真正具有独立性;另外,村庄的经济分化还带来男女两性心理上的分化,男性主宰的村落文化实践着性别角色的再生产机制。可见,要实现妇女地位本质性的提高,妇女群体自身积极的主体性建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0.
卞崇道先生是中国日本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日本问题研究》杂志的特约编委,在《日本问题研究》面临转型与突破的那段岁月,一直鼎力相助、施以援手,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杂志的事情。在卞先生去世近一周年之际,我们相约几位日本哲学与思想界的专家、也是卞崇道先生生前的后学和朋友,推出一组文章以此纪念先生。文章从《日本问题研究》与卞先生的交往历程,缅怀卞先生为人、为学的崇高风范,并告慰他对《日本问题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