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55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省政协常委、苏州大学法学院杨海坤教授日前推出了他的论文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该书收录了作者近60篇论文,分成政治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和比较行政法学等五大部分。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是探讨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如何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在当前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时,该书不失为一本重要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282.
<正> 一、第一部由中日两国法学家合著的宪法学专著的诞生 1994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现代中国宪法论》(日文版),是第一部由中日两国宪法学家合著的、有关中国宪法学的理论专著。它是中日两国宪法学家共同智慧的重要结晶,也是近年以来中日两国法学家在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的一项丰硕成果。 该书中国方面的著者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当代中国宪法学正统理论的代表人之一王叔文教授,日本方面的著者有:立命馆大学的畑中和夫教授和山下健次教授以及大阪大学的中国宪法专家西村幸次郎教授。本书是日本的法律文化社近年来推出的一套“现代中国法律丛书(共五卷)”其中的一卷,其总监修人是已故的中国最高法学权威张友渔教授以及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天野和夫教授。由于该书著者阵容与层次之可  相似文献   
283.
人大学的法学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学在法学知识体系中的产出量、重要学科地位有待提高。不宜继续沿用"人大制度学"、"人大制度研究"等称谓,一般应采用"人大学"、"人大法学"等称谓。人大法真包含于宪法,但是,宪法学真包含于人大法学,不过,宪法学与人大法学真包含于人大学。研究的主体是人大法及人大法学,反对片面地从研究内容上将人大学与宪法学完全割裂开来。以往人大学研究的理论苍白,很大程度上与研究方法的边缘性知识熏陶、训练之缺乏有关。人大学的法学之维阐释是永无止境的,惟其如此,不断提高人大学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希冀给法学人们能在这个领域不断追求知识增量的愿望和持久的信仰。  相似文献   
284.
如何研究宪法学?近年来随着法学方法论研究日益升温,上述问题越显重要。方法论运用的熟练标志着一个学科的成熟。为了彰显宪法学的学术品格,尤其要重视其研究方法。为此,本期编发了六篇青年学者的文章,希图了解他们对宪法学方法论的思考。第一篇文章提出了中国宪法学中的"明希豪森困境"命题,并作了自己的解答;第二篇则阐述了法律解释与宪法解释的同异;第三篇则梳理了法律与政治关系在宪法学中的纠缠;第四、五篇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价值与规范的关系。最后一篇则提出了宪法释义学的问题与前景。希望进一步推动宪法学方法的研究,并促进宪法学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285.
宪法基本原则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基本原则是宪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对于研究宪法结构和揭示宪法的精神实质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抛开各国宪法基本原则体现的内容差别 ,从一般的意义上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涵义和特征、宪法基本原则与宪法规则的关系、宪法基本原则在宪法结构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宪法基本原则的认识更加系统化和理性化 ,在制定、修改和实施宪法时更加自觉地去追求宪法基本原则所体现的宪法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286.
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宪法学的基本矛盾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其道德基础在于人权保障 ,社会基础在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 ,逻辑起点在于人民主权。完整的宪法学理论体系应以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为主线 ,包括宪法基础、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和宪政运行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87.
关于宪法学涉及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学涉及的理论问题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十个方面的学术问题 ,以供读者研讨。  相似文献   
288.
《中外法学》1981,(1):13-18
<正> 一"战后宪法学"确实具有与战前宪法学不同的特点。然而,从大的方面讲,就学术的对象、重点、方法来看,其差别也并不是那么大的。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谈谈各国宪法学的情况。"英国无宪法"。这是指在英国没有系统的宪法典说的。英国的宪法学不可能由宪法典的规定指明研究的对象,或者把宪法典作为研究的对象。宪法的基本部分是以不成  相似文献   
289.
历史主义是构建、识别、塑造宪法学知识的体系性、自主性与中国性的重要途径。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端赖于宪法学研究的历史转向。通过对百年来宪法学文献的全面梳理,可以发现中国宪法学沿着知识发生学的演进脉络,逐渐形成了以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为主干的知识框架。其中,学术体系是知识体系的核心,包括以“宪法”为起点的概念体系,以“立宪主义”为内核的原理体系和以“解释学”为根基的方法体系。学科体系是知识体系的根本依托,由中国宪法学等传统学科,部门宪法学等法学内部交叉学科,以及科技宪法等新兴交叉学科共同构成。话语体系则代表了知识体系的价值凝练与传播,已基本形成了以社会主义为内核的价值共识,但在国际话语权方面尚显薄弱。随着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框架的基本形成,如何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宪法学基础理论研究,积累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将成为未来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90.
在古典社会,祭祀是最早的宪法制度,个人、宗教与国家三者通过祭祀合为一体。法律捍卫国家宗教的共同信仰,个人只有投身于公共信仰才能享有法律人格。进入中世纪,人的自我意识首次觉醒,个人心灵的安顿转变为追随、信奉耶稣基督从而获得救赎。此时的社会是基督教政教合一的宪制与教权和王权斗争的结合,个人的自由与平等被遮蔽。新教改革确立了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救赎关系,信仰上帝从个人义务转变为个人权利。现代国家通过创制宪法直接与个人权利相联系,国家保障个人宗教信仰自由,抵御教权对个人的干预。而关于个人的心灵安顿问题,现代宪法则诉诸于人民主权之上的超验的精神渊源——基督教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