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在谈论国际关系史料以前,需要在方法论意义上,简要介绍一下迄今最伟大的现代史学家利奥波德·冯·兰克,连同他作为首要创始者创立的史料现当代搜集方法和考证方法。微观探究非常重要。依凭严谨的态度、严格的程序和必要的才智的微观史学探究,构成了历史研究的基石和很大部分内容,而其主要方法就是现代史学的根本方法。这一方法的确立,乃至现代历史学本身的确立,是与兰克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兰克对历史编纂和历史学的首要贡献,在于开创现代史学研究的首要科学方法———严格依据同时代资料(特别是档案史料),连同史学方法的一项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52.
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弊端在于,对"理论"的界定过于狭窄,将理论与中国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的努力颇为不足,而且形式主义和执迷于搬运西方理论的倾向相当严重。在国际政治研究中,不可迷信和滥用科学主义方法,倚重历史—哲理思考以及文学透视的传统方法仍然应当是首要依靠。世界观和思想方法中的经典现实主义成分非常重要,但须正视现实主义在学理、思想方法甚而价值取向上的弱点,用适当的非现实主义成分予以纠正和补充。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生成必须借助中国现代传统、中国前现代传统和西方思想这三类资源,其中,中国现代传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3.
近几年来,美国政府越来越倾向于从美国的能力和利益出发,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远的意义上尝试接受一个现实趋势,即中国和平地兴起为世界主要强国之一.与此相关,它虽然一方面继续对华军事防范,增进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并力图加强对华外交竞争,但另一方面也致力于积极增进和显著拓宽对华协调,更加注重与中国之间的经贸相互依赖关系和有选择的战略合作,并且将这些置于对华政策和整个对外政策议程中的更显要位置.  相似文献   
54.
国家大战略理论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殷弘 《国际观察》2007,21(5):15-21
作为一个单独和自觉的领域,关于国家大战略的真正理论研究迟至20世纪50和60年代才明确出现.直至当今,特别由若干杰出著作构建和标志,国家大战略理论研究经历了主要产生四方面重要学理成就的发展过程.然而,中国的有关理论研究尚处于很不充分的状态,同时国际上已有的大战略理论仍存在一些重大的乃至根本性的忽略和肤浅.为了针对现存的不足和缺陷从事补充、深化和升华,需要形成一个基本框架或纲要,在其中尽可能较全面并有创新地界定和提示大战略的15项基本问题或机理,它们分别存在于大战略目的、大战略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大战略手段及其资源基础、大战略决策机制和体制、大战略思维方式、大战略艺术及领导素质这六个方面.在特别根本的认识论意义上,大战略思维方式和大战略艺术本性问题是大战略的"活的灵魂",值得予以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55.
伦理规定构成关于社会安排和人类行为的最富有意义的理念,而伦理传统构成一个民族或文明蕴含的文化传统当中最具特征的内容。一方面,可以认为世界上至少绝大多数民族或文明都共有某些最根本的伦理信念,它们由诸如中国传统的“天理人伦”和西方悠久的自然法之类术语或概念得到表述;另一方面,必须肯定它们互相间在形形色色具体的伦理准则、道德惯例和道德判断方式上有重要差别,或者说体现了非常丰富的伦理多样性。不仅如此,在同一个民族或文明内,无论就同一时段还是就不同历史时期来说,一般都存在不同的伦理信念,它们只要是被许许多多人信奉,…  相似文献   
56.
中国的变迁与中国外交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提供了中国对外政策变迁的一大根本背景和动能。两个寓于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密切相连的概念———“经济第一”和“愈益并入世界体系”———可被用作概览和分析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一项主要工具,据以揭示和阐说在此背景下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特征。本文主要在三个层次上进行这样的讨论:第一,中国外交战略基本目标;第二,中国外交战略缔造机制;第三,中国外交战略工具。最后,经过在“经济第一”和“愈益并入世界体系”概念框架内的分层次解析后,还需要多少着重地展示该框架本身的固有局限和外交转型的有限性,以避免就中国外交战略和亚洲国际关系的复杂未来做出简单化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57.
时殷弘  宋德星 《美国研究》2003,17(3):129-136
对于作为一个理论思想领域的国家大战略的把握、理解和创造性联想 ,除了有赖于研读经典的大战略理论和历史著作 ,并且对历史上和现今的典型大战略事态进行超越就事论事层次的相关探究和思考外 ,一条可取的重要途径在于像保罗·肯尼迪呼吁的那样 ,从其各不同组成部分或层面来分析、理解国家大战略。①在长达 7年严谨扎实的研究之后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张敏谦研究员基于大量资料文献 ,写成《美国对外经济战略》 ,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在2 0 0 1年出版。概括起来 ,这部著作具有三方面基本特征 :(1)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  相似文献   
58.
在当今全球化潮流中,国家仍然、并且将继续是世界政治或全球体系的主要角色。国家在同侵蚀其权势和权威的非国家行为体、特别是跨国行为体的关系中,总的来说仍占据显著上风。所以如此,是因为国家仍在国内、国际和全球生活的组织方面发挥非常重大、甚至首屈一指的积极作用。国家及其主权一般仍是为在其疆域内实现和维护人的安全和福利、造就或促成社会公正、表征和保持人首要的社会群体认同所必需;主权国家与其国际体系可以大体维持国际安全,并且进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进步。当代技术力量、特别是信息技术力量在不少方面削弱了国家对其境内社会的控制,但与此同时国家完全可以、事实上也在利用这同一类技术加强自己,维持甚至增进其控制。当代世界存在三大类在有效权能和全球化适应能力方面不同的国家。总之,对全球化潮流中国家作用的削弱和加强必须有双重性的观察,形成辩证法所要求的精致理解。尤其需要抵御在西方(乃至一定程度上世界范围)相当流行的国家衰落、过时甚至有害论,为此必须认识其意识形态性质和思想方法弊端。  相似文献   
59.
国际权势格局变动引起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 1”迄今 ,大国关系发生了诸多耐人寻味且具一定实质意义的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并从理论上对这些变化的实质加以概括和总结 ,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亦是一项颇具前瞻性的课题 ,值得国际关系学界高度重视和深入、理性的加以探讨。 3月 1日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邀集在京国际问题权威学者、专家举行为时 1天的研讨会 ,围绕上述各方面的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分析。现作为《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成立的“见面礼”呈现给大家 ,期望推动学界对这一问题进一步的更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0.
台湾当局领导人赢得台湾岛内的“总统选举”已两年。两年来听其言,观其行,人们可以做出这么一个包含两方面的结论(即使最审慎地说尚非最终结论,也毫无疑义是非常基本和确凿的大阶段性断言):(1)这位“中华民国总统”时常通过言表和政策透露出来的内心抱负,仍然是颠覆“中华民国”,企盼台湾独立;(2)为了谋求最终实现这种“台独原教旨主义”抱负,同时又避免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