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1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7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测谎结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谎技术出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司法领域。目前,测谎技术在刑事侦查中有助于捕捉犯罪心理痕迹,及时准确地排除无辜,缩小摸排的范围,提高办案效率。但是测谎结论是否应该作为刑事证据被法庭采用,在目前的中国,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92.
本文引用民事诉讼测谎运用最为典型的案例,即江苏淮安中院再审崔景涛诉陈德勤借款纠纷案,首先列出反对者对测谎在该案例中的应用所提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测谎结论的证据属性和证明力两方面,接着本文相应地从这两方面为测谎结论在该案例中的应用证成。  相似文献   
93.
民事测谎契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但各地法院在有关此契约的订立时间、主体、违约责任等问题上看法不一,具体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民事测谎契约的达成符合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及举证责任规则的一般原理,可以消除测谎程序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障碍,是赋予测谎技术和测谎意见应用正当性的必要条件.民事测谎契约除应具备证据契约成立和生效的一般条件外,还需要符合特殊的规制要求.生效的民事测谎契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均应按照契约内容履行相应义务,违反约定需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4.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测谎仪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的确定成为证据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当出现新的表现形态的证据材料时,不能因为与法律罗列的证据种类在概念上难以契合就剥夺其证据能力。测谎结论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要求,测谎结论可以作为间接证据使用,用以加强法官内心确信和帮助法官审查、判断其他证据。  相似文献   
95.
贿赂犯罪特点是犯罪过程预谋化、犯罪手段隐秘化、犯罪心理复杂化。研究认为贿赂涉案者的犯罪准备周期长、过程复杂增加了认知负载,有利于诱发案件相关信息特征性的脑电位;贿赂犯罪行为隐秘、涉及人—钱—物等记忆强度大使监控脑电变得相对困难,但有利于将特定的与案件相关特征性的脑电位和特定犯罪人相联系;贿赂涉案者被测谎时涉案认知预备增强、对贿赂行为的警觉性增高,使比对欺骗脑电更加容易。认知脑电测谎以其无法回避科学性强、准确率高、难以伪装等特点,为贿赂犯罪侦查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
97.
李艳 《法制与社会》2011,(31):273-273
本文在概述测谎结论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法律特征。从而从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的角度论证其具有证据价值。但是测谎结论的应用必须受到一些规则的限制,尤其应注重其间的人权保障,以此更加有效的发挥测谎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说谎的情况下,因为心理的变化会引发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散大、皮肤电阻增强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测谎是专业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运用测谎设备记录被测者在回答提问时的生理参数变化,通过技术分析据此判断被测者是否说谎的活动。然而,测谎技术自问世以来,对其在诉讼活动中的证据能力颇受争议。目前国内理论界反对声甚、而实务界支持者众。本文从测谎结论的法律特征方面,探讨其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99.
测谎技术法律问题透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谎在我国被日益频繁地适用于侦查领域,但立法上却几近空白。本文通过对外国测谎理论、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研究,针对我国目前测谎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规范测谎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0.
付翠 《政法学刊》2005,22(5):69-71
事件相关电位(简称ERP)是近三十年来在医学、心理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特殊诱发电位,其中它的内源性成分P300是出现在刺激后300-800ms之间的正向波,反映了大脑对刺激信息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ERP用于测谎的最主要的指标.在刑事案件测谎时,根据案件的关键情节、情境以及涉案物品选择靶刺激和非靶刺激,并按照30%和70%的比例组成刺激序列,比较嫌疑人在接受靶与非靶刺激后的P300波面积、波幅的差异,并根据结果判断其是否说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