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69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前期日本教育中儒教主义的展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79年明治天皇下达的《教学大旨》标志着儒教主义的复活。《教学大旨》下达之初虽遭遇来自以伊藤博文为主导的政府的抵制,但以明治天皇和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宫廷势力仍通过各种渠道和措施积极致力于儒教主义教育理念的具体化。明治十四年政变以后,明治政府也开始转到儒教主义路线来。儒教主义不仅作为一场德育运动成为明治日本教育上的独立阶段,而且形成了日本的教育政策主体或教育领导权的宫府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从秦汉到清末的中国社会,是以先秦法家理论为基础的专制法治社会。经历近代社会大转型,民主法治是它的必然归宿。民主法治就是西方的Rule of Law。这是自清末法制改革起,改革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但由于有宪法而无宪政、当权者为个人私利玩宪法宪政、法学界缺少法治理论的系统探索以及法律职业团体缺乏信仰、没有道德准则等,导致法治近代化的艰辛曲折。作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诉求,民主法治毕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最终一定会实现,"不分政党、不分官民,一断于法",当作为中国实现民主法治的前奏。  相似文献   
3.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4):65-66
根据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之《附约》规定,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众多东北枢要城市纷纷于两年后开埠通商,从而开启了东北“自开”商埠的大幕。哈尔滨开埠一方面促进了本地区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对外交往日趋扩大,打破了俄国的垄断局面,也促使哈尔滨向近代化城市迈进。  相似文献   
4.
三坊七巷是闽都福州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保存较为完整,明清建筑遗存较多,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在历史上走出了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敢为天下先的仁人志士,是闽都文化的主要载体,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建省文化产业基地、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称号。作为福州的重要地理坐标,被称为"闽台文化彰显地"的三坊七巷,其文化内涵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又是一个甲午年。60年前的甲午——1954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斩获胜利,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国人民站在了民族复兴的潮头。120年前的甲午——1894年,一场中日甲午战争,让清王朝的海上精锐全军覆没,也直接中断了洋务运动开启的中国近代化进程。再向前追溯,180年前的甲午——1834年,黄昏中的清王朝仍然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酣睡,浑然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这两次中日战争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正如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总能比喜剧提供更丰富的人生哲学的启示一样,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是我们民族集体经验中的富矿,只要我们客观、冷静并理性地考察它、分析它,就能从中发掘出有益于我们更成熟、更理性地应对未来挑战的经验与警示的资源。甲午战败:中国陷入"墨菲效应"陷阱首先要介绍一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相似文献   
7.
段永富 《世纪桥》2013,(10):65-66
根据1905年《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之《附约》规定,包括哈尔滨在内的众多东北枢要城市纷纷于两年后开埠通商,从而开启了东北"自开"商埠的大幕。哈尔滨开埠一方面促进了本地区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对外交往日趋扩大,打破了俄国的垄断局面,也促使哈尔滨向近代化城市迈进。  相似文献   
8.
徐文军  宋枫霞 《学理论》2013,(20):202-203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是什么关系,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什么作用,学术界意见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推动作用,并举出一些实例予以证明。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毋庸置疑,而太平天国只是从客观上推动了洋务运动,并没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甚至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太平天国起义客观上迫使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被动的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以才有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从这一点讲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清末的“中体西用”论在处理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上是折中主义的 ,也不适合于历史的发展。“东亚价值观”或“儒教资本主义” ,作为“中体西用”论的现代翻版 ,也包含着矛盾和危险性。近代化和科学具有普遍性 ,但其实现和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域和国家具有特殊性。不能把近代化和科学同西方看作是一个东西 ,以实现近代化和发展科学的名义无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 ;也不能对东方传统采取极端保守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晚清新建陆军与自强军产生于清王朝抵御外侮、维护封建统治需要的共同背景,发展过程中在诸多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但二者却结局迥异。新建陆军最终孕育演化成在近代中国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北洋军阀集团,而自强军虽然在1901年为袁世凯吞并,其对南方新军的影响却一直延续到以武昌新军官兵首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