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中国近年来社会科学视角的危机管理研究已进入瓶颈期。本文旨在梳理这十年来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危机管理相关研究,以期为危机管理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参考。评述文献主要来源于公共管理、政治学、管理学和综合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以及依据专业知识所选取的近些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专著和报告。在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分析之后,分析结果表明:危机事前分析的文章占据主导地位,而对危机应对过程和危机后分析相对不足;应然研究类文章占据很大比重,但对于危机理论的建构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比较缺乏;对于危机的综合分析多于单灾种分析。近些年中,虽然上述研究方式依然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研究者开始关注危机后的分析,注意理论的建构和检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社会安全事件的分析呈上升趋势。最后,本文结合危机管理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总结出未来值得研究的若干领域。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基本判断:一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已成为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中国国家能力的维持与发展.本文把当前理论界有关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基本判断归纳为"中央主导型"、"地方主导型"和"中央地方混合型"三种观点,并对每一种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本文最后对上述三种观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突发事件"概念频频见于党和政府重要文件、权威媒体报道和各类专业人士的研究成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突发事件"概念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其内涵和外延、基本称呼、动词搭配等都在不断发展变化。本文采取历史分析法,通过分析《人民日报》相关报道、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献,总结了"突发事件"逐渐从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事外交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到关系到社会稳定的社会治安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再到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事件(2003年之后)的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公共安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的有关思想,构建一个“环境-使命-运作”的分析框架,从战略判断、战略定位、战略部署三个维度,来研究公共安全思想的基本框架与核心观点。对重要文献的文本分析发现,习近平关于公共安全的重要论述对公共安全形势的战略判断,主要体现在严峻性、多样性、关联性三个方面;对公共安全作用的战略定位,主要体现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中国梦宏伟目标三个方面;对公共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主要体现在全类型应对、全过程管理、全社会参与、全手段运用四个方面;作为战略统领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关于公共安全重要论述的战略指引和理论引领。  相似文献   
5.
民间组织:政府灾害管理的得力助手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在灾害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政府相比,民间组织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参与灾害管理具有独特优势:一是扎根基层。通过参与地方和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安伞规划,民间组织能与地方社区和地方组织形成伙伴关系,充分了解和反映地方民众的需求,发挥和培养地方的自主能力。二是弹性运作。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8日晚,新加坡南部闹市区的印度族群聚居区“小印度”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新加坡官方称为“小印度骚乱”。骚乱的起因很简单,一名33岁印度籍劳工醉酒后在交叉路口与一辆私人巴士相撞,当场不治身亡。但正是这一简单的交通事故,引发附近约400名南亚裔外籍工人聚集,并攻击来到现场的警察等执法人员,最终,至少有41人在骚乱中受伤,16辆警车和9辆民防部队车辆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7.
钟开斌 《廉政瞭望》2014,(14):50-50
调查和问责,是避免各类事故再次发生的基本途径。然而,如何进行科学调查和理性问责,而不是以政治问责代替技术分析,真正举一反三,当前正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我国危机决策机制的转型特点与未来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有关危机决策及其机制的理论探讨入手,重点分析我国危机决策机制的现实转型特点,并进而探讨我国危机决策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东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社区的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估体系,以东京各町丁目为评估对象,通过对建筑物危险度、火灾危险度和应急避难危险度进行分类评估,得出各地的综合危险度,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东京基于社区的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估具有如下特点:以巨灾为重点,积极开展强烈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的危险度评估;以综合为目标,全面评估强烈地震等巨灾对经济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以专项为基础,深入评估震后建筑物、火灾、避难等各类风险;以公开为动力,大力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救灾体制发生了部分调整与变化。以"层级-部门"为分析框架,从纵向层级间和横向部门间两个维度,来描述救灾体制的基本特征,并将救灾体制分为四种不同类型;选取唐山地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来刻画中国救灾体制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唐山地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救灾体制模式分别为"纵向集权-横向分类"、"纵向集权-横向综合"、"纵向分权-横向综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救灾体制的变化呈现出纵向上属地化、横向上综合化两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