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引起了生产过程中人们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并促进了分配制度的合理变革,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革促进了经济新术语的出现,从而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话语体系的创新。所有制术语的变化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由集体主义走向个人实现,有关生产过程中人们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术语变化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由政治本位转向经济本位,有关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的术语变化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由集中统一转向自由自主。经济术语变化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对劳动与资本、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遗嘱自由是私法自治原则在继承法领域的一大体现.目前我国《继承法》通过对必留份制度的规定以及公序良俗的约束,实现对遗嘱自由的限制,然而1985年颁布的《继承法》难以适应遗嘱自由化的局面,公共利益与个人意思自治之间面临着新一轮的对峙.本文拟从遗嘱自由的解读、限制遗嘱自由的必要性、我国关于遗嘱自由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等方面,结合国外继承法中有关立法规定,就如何完善我国遗嘱自由的限制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研究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学问,有着鲜明的人民群众立场,以追求人类幸福为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的生存安全、价值实现、需求满足、相互交往以及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作了系统而又深刻的阐释,科学回答了人的安全生存和永续生存如何实现、人民群众价值如何评判和人的价值如何实现、什么是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因素和如何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如何推进海峡两岸人民之间以及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交往、如何促进人的发展和保障人的发展等问题,体现了深厚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本文意在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研究,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基石,阐明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理清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以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区分,从需求侧的动力疲弱、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供需不匹配几个方面阐述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论述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去库存化、强化公共产品的供给、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有利于人的主体创造性的发展,协调发展有利于克服人发展的片面性,绿色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开放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共享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