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职务称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创建以来,党内最高领导人职务的称谓,并不是一直都称为“总书记”的。按照党章的规定和有关文献史料的记载,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阶段,除了称为“总书记”以外,先后还有“书记”,“委员长”、“主席”等称谓。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被推举为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是我们党的第一任总书记。但是在开始时,陈独秀的职务并不是称为“总书记”。他在党的一大至二大前称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二大  相似文献   
2.
韩泰华 《新视野》2001,(4):63-64
由沙健孙教授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通史》是一部全面论述民主革命时期党史的、5卷本的、300多万字的大型史书。这部《通史》是由26位知名学者参加撰写、并用7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该书出版发行以后,很快就受到了学术界专家、学者与热心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这部《通史》,无论在学术上、理论上还是在内容上、史料上,都给读者一种开拓、求实的清新感觉。从总体上来说,与已出版的同类史书相比,它是一部写得内容非常详细,资料十分丰富的党史;是一部写得有根有据,可读可信,用事实说话的党史;是一部结构独特,新意颇多,…  相似文献   
3.
刚刚修订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以下简称“《历史》第一卷”),是目前党史研究中的一项最重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党史专著,也是一部科学性、理论性、可读性和可信性极强的党史力作。  相似文献   
4.
今年《党史资料与研究》第一期上,有三篇关于“西安事变”的文章,都认为“西安事变”中有“中共代表团”。其中《西安事变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尾……也评张学良陪蒋回宁》一文,指出:“张学良见蒋答应了他们在西安事变中所提出的主要条件,便不顾中共代表团、杨虎城以及部属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党史研究》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之际,1996年1月18日,本刊召开了创刊50期座谈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龚育之、副主任李传华、秘书长魏久明等领导同志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多个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及本室各研究部的部分领导,本刊历任主编、副主编、编委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室务委员、本刊主编石仲泉主持。与会者畅所欲言,既充分肯定了本刊创刊以来的成绩,又诚恳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很好的进一步办好本刊的建议。我们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长期关心、支持本刊的与会同志和广大作者、读者表示衷心感谢!现将部分发言(包括书面发言,有的发言题目为编者所加)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张学良将军的邀请,中国共产党派出的是“代表”还是“代表团”?笔者早在1983年曾著文指出,“中共代表团”之说,是一种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传统说法,因为当时只有“中共代表”,而无“中共代表团”。但至今在一些有关西安事变的史书论著①、回忆录和报刊、广播电视的宣传中,仍然把“中共代表”说成是“中共代表团”,或称之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根据档案文献记载,在西安事变时,党中央只派了“中共代表”,并没有组成“中共代表团”。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与毛泽东、周恩来的来往电报中均未提出派团问…  相似文献   
7.
蔡和森(1895.3.30—1931.8.4),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重要领导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理论宣传家、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最早的革命挚友。蔡和森活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非常艰苦、曲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人物分册第一卷,最近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在查阅了很多档案文件资料和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成的。它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以及与中共党史有密切关系的国内外其他一些重要人物,都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它纠正了过去许多传统的错误,从总体上来说其提法和论断特别是对人物的评价都比较准确。这是一部很好的学习中共党史的重要的工具书。但该书的不足之处是有若干史实有误,诸如: 1.关于弋横起义时间问题该书认为方志敏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韩泰华“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逐步形成并不断明确的伟大抱负。在20世纪初,当青年毛泽东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时候,正值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处于岌岌可危的存亡之际。当时还在湖南读书的青年毛泽东,面对中国日...  相似文献   
10.
论“全苏一大”的召开与临时中央政府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苏维埃运动中最重大的事件。它的成立既有革命形势发展客观要求的原因,也有共产国际“左”的指导影响的原因。它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人民自己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