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6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是我国三级消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调查和对辽宁省朝阳市1994年~2004年火灾情况的分析,发现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体制关系不顺等问题,为完善公安派出所消防安全工作,使消防监督三级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贯彻落实公安部73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结合实际提出了将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落到实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公安学教育标准是公安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公安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依据,是公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的基础。研究制定公安学本科教育标准,对进一步深化公安教育改革,提高公安教育质量,对公安院校发展的准确定位和公安教育的可  相似文献   
3.
社区治安状况的优劣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治安状况,社区治安风险评估能够为制定社区安全防范的具体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保障社区安全为目的,分析了研究社区治安风险评估与监控的意义;运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从国内外技术、知识产权、国内现有的工作基础和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等角度总结了社区治安风险评估与监控研究的现状;并在对2010年某派出所盗窃机动车、抢夺、抢劫、入室盗窃等可防性主要刑事案件研判的基础上,进行了社区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4.
卖淫嫖娼和色情陪侍活动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卖淫嫖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剥削制度的产物 ,是社会腐败的一种表现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耻辱。特别是近几年由“三陪”演变而来的色情陪侍活动 ,与卖淫嫖娼活动交织在一起 ,使这一丑恶现象带有新的时代特点。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坚持不懈地进行整治与打击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有效地遏制和减少这类丑恶现象的发生 ,净化社会环境 ,打击和处理这一日趋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本文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并针对这一现象的特点 ,从理论上、法律上和治理对策上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0年以来,各级各类公安院校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利益重组、课程标准简单化等方面的问题,使课程改革进行得举步惟艰。公安院校的课程改革需要结合公安专业特点,转变思想,树立大课程观,重视教学研究,构建起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法庭科学中,人身识别主要采用下列四种技术:指纹识别、虹膜纹识别、DNA技术和牙齿形态识别.指纹载体是综合性有机物,虹膜是软组织,在重大灾难性案件中,它们极易被毁坏,且我国也尚未建立起非犯罪人口档案库;DNA技术虽然鉴定精确,但成本高、检验周期较长,因此这三种技术都有不足之处.相比之下,牙齿形态鉴定法效果较好,文章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仿真枪“以管代禁”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仿真枪外形酷似真枪,容易被犯罪嫌疑人利用危害公共安全。因此,我国对仿真枪的制造、销售、进口、运输、携带、邮寄等方面都作出了禁止或限制性的规定。文章从我国仿真枪管理的现实出发,介绍了仿真枪的分类,分析了我国仿真枪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指出了仿真枪"以管代禁"的利弊,并从审批许可、生产、销售、携带、购买等方面,对"以管代禁"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虚拟社会应运而生,虚拟社会已成为现实社会之外的"第二社会",人类逐渐在虚拟社会中从事着与现实社会相似或相同的活动,并不断在虚拟社会中找到满足感和真实感。由此可见,虚拟社会在人类社会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虚拟社会包含在现实社会之中,是现实社会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具有虚拟性与跨地域性、开放性与交互性、自由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应急警务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建立治安管理的长效机制来实现我国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面实施社区警务,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使"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在公安实践中真正得到落实,是建立治安管理长效机制最有效的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