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当代行政思维从"全能"到"有限"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有限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角色定位必然是有限政府。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承认市场主体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排除政府对市场行为、企业行为等进行直接干预的经济制度。它的政治含义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分离,其政治前提是政府不插手民间的事务。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通过限制政府的作用来创造市场经济所依托的政治环境,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的最为根本的职能是保障财产和经济自由,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也不允许他人侵犯这种权利和自由。可以说,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是一对特殊的双…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到1956年"知识分子会议"的"争取"、"教育与改造"以及"使用"政策;第二个阶段是从"知识分子会议"到"文革"的"戴帽"、"脱帽加冕"与"改造"政策;第三个阶段是十年"文革"的极"左"政策与"再教育"政策;第四个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通过这一梳理我们不难看出,建国以来党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曾经一度出现过问题,但主流是好的,其总体趋势是趋于完善与合理。  相似文献   
3.
曹文宏 《求实》2016,(12):61-68
价值是人类生活的意义世界,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人类学本体论尺度,因而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绝对性和超然性体现。从此意义上说,政治价值就是关于人类政治活动领域的应然性规定,它是全部政治生活的终极性意义来源。而围绕政治价值取舍所形成的有关人类政治生活应然状态的一整套观念体系就是政治价值体系,它是政治价值的系统性构成,且有其内在的层级结构和要素。对于目前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政治价值体系的调整与建构,是顺应政治变革和引领未来政治走向的时代要求,其中,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原则又是首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确立民生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红珍  曹文宏 《求实》2008,1(1):76-79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全能政府的思维模式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z经济的确立和完善需要有限政府.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要求行政理念和方式的现实转换.本文从全能政府思维的现实困境、有限政府的理想状态以及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等方面,阐述当代行政思维转换的必要性,进而探讨如何实现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思维的当代转换.  相似文献   
7.
曹文宏 《唯实》2008,1(2):81-85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伯林虽是现代性语境中的思想家,是自由主义(也是现代性)的代言人,但其价值多元论却具有后现代性意韵.从后现代政治学视角来解读伯林的价值多元论,这种多元论思维在政治学研究中实际上开启了一种反基础主义的政治理论叙事方式.他对普遍人性论和一元论理性主义的批判,与后现代政治学对政治学的现代性基础的消解是一致的,在理论旨趣上与2泄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多元"、"差异"、"冲突"等后现代理论范式是相契合的,其多元的政治思考方式与后现代政治学的差异政治观又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9.
文明多样性与"和谐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理念。文明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和谐世界”也是对多样性文明的内在诉求和应然结果,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泉州市在探索青少年社会工作方面敢于“先行先试”,率先创建了福建省首个“青少年中心”和全国首个“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初步形成了独具泉州特色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模式,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总结经验,剖析原因,探寻出路和对策,对于泉州乃至我国青少年工作的良性发展,无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