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给予特定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他们的社会生活权益.是国家与社会的基本责任。我国自1990年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以来,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偏低,难  相似文献   
2.
谈志林 《中国民政》2014,(5):23-24,26
<正>当前,社会治理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讨热点,但两者对社会治理的认识还有所不同。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此就社会治理的内涵、路径等谈点个人体会。一、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是一个多义词。在古汉语里,"社"指祭神的地方,"会"表示聚集。两字连用,表示人们为祭神而集合在一起。在现代语境中,社会主要有大、中、小三种概念。大概念的社会是指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多方面的统一体。中概念的社会一般用于  相似文献   
3.
从欧盟的宪政构架看中国地方自治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盟宪法》草案初步完成了欧盟超国家的权力构架的法定化,并对处理欧盟、成员国、地区和地方四级宪政构架的关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欧盟立宪必然影响到欧盟内部地方自治制度的安排。本文旨在透过对于欧盟宪政中的地方自治及其制度性框架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中国实行地方自治的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是国家的基石,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就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做出了重要部署,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并就此做了具体安排。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村是农村公共治理的基本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村治发展面临制度性障碍。台湾地区将再造理论从企业与政府研究领域引入村治研究领域,为大陆的村治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村治再造是当今构建和谐村治的合理选择。和谐村治必须通过理念再造、形象再造、村民再造、流程再造、制度再造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作用。当前,贫困问题依然严峻。新形势下,建设作为整个和谐社会“安全网”和“减震阀”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将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如何从国情出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谈志林 《中国民政》2008,(10):30-34
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地方社团的生成机制非常复杂。但主要是在宏观制度环境的作用下,以利益为基本诱因,外在制度需求与内在制度供给的相互契合推进过程。中国地方社团的生成机制可以从国家与市场对社团制度安排的供给、市民集体行动的理性选择、地方制度转型的适应性安排、地方政府之间的制度竞争、地方知识精英的主导与网络等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等六个方面加以分析。分析中国地方社团的生成机制.可以窥见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与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在武汉市武昌区、过去长期以来,街道经管办主管居办经济,民政办负责指导居委会的组织、制度建设和日常工作,往往出现经管办、民政办各省一块、们互们车、扯皮推造的情况,形成“两张皮”、人力地增加厂民政办的工作难度。从1992年起,武昌区将各街居办经济纳入民政刃管理,居委会的思想组织建设和经济工作由民政办一家承担。三年来实践的结果如何?答案是好处很多。从最近调杏看.居办经济由民政办管理有以下如上:克服厂“两张皮”现象,理顺厂关系,优化厂居办经济内外部环境,这是一;民政办将居委会班于建设和经济空设结合起来,把居…  相似文献   
9.
9月4日,李立国部长在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呈报的调研报告《山东服务型民政建设的成效与启示》上圈阅。9月3日,窦玉沛副部长对此调研报告批示:请立国部长阅示。政研中心的调研报告对山东省服务型民政的探索实践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提炼,具有较好的启迪借鉴意义。建议社会报、中国民政刊发。现将调研报告全文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0.
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很好的发展机遇,必须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应确立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等发展思路,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加强城乡统筹,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的法制化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健全社会救助资金的保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推进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衔接配套;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基层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从而有效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社会发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