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雪 《中国审判》2020,(2):34-39
“中国正从重要知识产权消费国转变为重要知识产权生产国。中国认识到,建立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的全面法律体系的重要性。中国认为,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创新型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启动权是鉴定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诉讼权利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当事人诉权的重要手段。新《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中的鉴定启动程序作出了新规定,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符合建立现代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客观要求。以解读这一修改为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民事诉权的实体涵义及程序涵义探讨其缘由和意义,能更好地诠释民事鉴定启动权对诉权的保障作用;从比较法的视角探析民事鉴定启动制度,可以预测我国民事鉴定的未来走向;在分析其证据属性的基础上构架启动程序,细化申请的审查标准,增设救济程序,可以为司法鉴定的立法和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制定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鉴定意见缺乏有效的审查与评价,相关立法规定笼统甚至缺失,鉴定意见的质证程序虚置,其审查判断也流于形式,并且专家辅助人等配套制度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制度进行考察,通过建立鉴定人保证制度,明确规定鉴定人责任;明确质证内容,推进实现实质化质证;进一步推进鉴定人出庭制度的落实,规范询问鉴定人规则;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等措施,可以促进我国鉴定意见证据评价体系的完善并推动相关制度本土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意见应经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这一刚性规定促使鉴定人必须履行出庭作证义务,从而提高了鉴定意见证据效力对质证程序的依赖程度,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就格外重要.鉴定人屏蔽作证方式为这一问题的探寻提供了微观视角,我国已经存在证人屏蔽作证的司法实践,但是对于鉴定人屏蔽作证的正当性还存在争议,而这些争议实质上是鉴定人屏蔽作证与传统诉讼法原理的冲突与解决,具体反映在鉴定人屏蔽作证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设置、配套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出现在近代中日关系中的协和语,是一种伴随着殖民入侵而出现的语言现象,在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跨度中,一方面极具生命力,是日本人与中国人民间语言交流的一种文化现实;另一方面,又是语言规律之外的一个怪胎,呈现出日本语与中国语混淆使用的基本面目,从未有过登堂入室的体面经历。本文从协和语概念的界定、协和语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以及作为殖民语言的本质特征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关于协和语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6.
宫雪 《中国审判》2020,(2):11-13
岁末年初,当时间的指针又—次划过辞旧迎新的时刻,新起点上的新篇章已经徐徐展开。2020年1月的北京,寒意袭人,却处处彰显着新年新气象。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政法工作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宫雪 《中国审判》2020,(4):32-3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相关药物治疗问题始终牵动着亿万民众的神经。在官方公布的一系列诊疗方案和治疗用药中,西药“瑞德西韦”(Remdesivir)因被称为“可能是最具潜力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而走进了公众视野,备受社会和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卫平、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巡视员扈纪华及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学会代表等近300名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近140篇.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新《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其中许多专家对涉及司法鉴定的规定,引起了前所未有的热议.  相似文献   
9.
女性吸毒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四川吸毒女性经强制隔离戒毒后出所保持3年良好操守的5个成功案例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归纳论述了女性吸毒的原因及四川吸毒女性戒毒的5个成功案例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促进吸毒女性保持长期操守的对策作了讨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宫雪 《中国审判》2020,(2):6-10
2020年1月18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在京召开。本刊特推出一组封面文章,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总结回顾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不断奋进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