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针对城市管理秩序中公权行使与弱势群体生存之间矛盾突出这一社会焦点,本文对西安市临潼区城管执法状况进行了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从执法依据、职权范围、舆论关注、执法模式、执法监督和社会评价六个方面描述、剖析了城管综合执法现状。文章认为,解决城管执法难题应当基于对真实现状的充分了解;城管执法备受关注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利意识觉醒和资讯的发达,不应简单强调社会转型之于城管执法的背景意义;城管执法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规划理念的缺失,城市管理应当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制,积极关注公众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彭君 《法学杂志》2018,(5):79-85
在规范分析层面,党领导立法的语境是在党的机构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产生之后的事情。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开启了党领导立法的话语和实践探索。经由对党的规范性文件的分析,党领导立法的特点和规律得以突显。这些特点包括重申党领导立法必须坚持的原则不变;党领导立法的结构体系和格局更加具体;党领导立法的工作思路的变化为完善党的领导勾勒了基本路径。党要引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的方向;同时支持人大在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彭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为纪念彭真诞辰110周年,着眼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彭真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建设、彭真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与自治思想、彭真立法思想、彭真宪法思想、彭真刑事法律思想、彭真法律监督思想等方面,综述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彭真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彰显了彭真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彭君 《学理论》2014,(6):241-242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产业结构与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样,随着高等教育形式与内容的日趋多样化,对高校领导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以及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领导人员的组成、心理素质、工作积极性以及自我认识都对高校管理水平的高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以及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高校管理者必须在多方面做出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以高校为研究背景,对高校管理者的领导风格进行探讨,提出了五种领导风格,并指出相应领导风格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三十年。三十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经商,公民的"居住自由"开始与户籍迁移分离开来。另一方面,建国六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管执法在发挥巨大功用的过程中不文明执法、暴力和暴力抗法等现象也是屡屡发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就是城市管理职权行使的价值正当性问题。这种价值正当性落实在法律上也就是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问题,这包括城管执法设立、存在是否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以及在执法的过程中是否有充分的具体法律依据。前者是一种前置性依据,后者是一种具体性依据。“人们对城管执法的质疑,大多来自于其主体地位和职权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妥善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医患法律关系定位的规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理论界对于医患关系的法律定位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形成了医患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和独立的医事法律关系的两种观点。本文从法学的规范方法的角度,分析了法律关系分析法的方法论意义;提出了一般医患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特殊医患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美国宪法包含四个实质性程序,即分权与制衡程序、联邦制程序,强力且受控政府程序和贯彻司法审查原则的程序。美国政治竞争的原则,通过四个实质性程序予以贯彻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法律所具有的道德性不仅意味着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离,还意味着法律所包含的道德的层次.法律的道德性主要通过创制法律规范阶段与法的实施阶段展现出来.经由法律的合宪机制、法官的道德约束以及立法与守法的和谐机制等三个途径论述法律道德性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法治必须体现道德理想和信念。即具有道德性格。所谓法治的道德性格,就是指法治所蕴涵的道德理想和法律对践行一般道德理想的功效。在遵循法治的前提下,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才会带来良善的社会秩序。道德为法律提供心理基础和评价标准,实在法的合法性可以上溯到经由自然法和经院哲学所体认的抽象的道德正义。法律的道德性自身也存在两个层次,那就是法律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本文试从法律的合宪机制、法官的道德约束和公民守法机制的形成三个方面论述完善法治的道德性格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