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珏华 《求索》2012,(9):144-146
逻辑推理作为抽象思维形式,道德作为价值取向的社会意识形态,以不同的方式把握世界,分别属于不同的理论研究领域。但是,道德和推理在实践中具有统一性,二者体现了行为目标"善"与"真"的和谐,是德才兼备辩证关系的表现,在指导和规范行为的价值目标上趋于统一。逻辑推理中或然性推理因结论具有不确定性,为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实践的思维价值,必须提高结论的可靠度,其中,推理者道德素养的高低对于提高或然性推理结论可靠度产生正负影响。  相似文献   
2.
“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都不是刑事证明标准。“客观真实论”与“法律真实论”之争是关于诉讼认识的观念之争 ,而不是关于刑事证明的标准之争。两者虽然在表面上就刑事证明标准展开了争论 ,但其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 ,学界将两者之争视为刑事证明标准之争的看法是一种误解。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对刑事证明标准的错误概括以及对证明标准的主观性的忽视甚至否定 ,是这场讨论并没有真正涉及刑事证明标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朱珏华 《前沿》2010,(20):32-33,74
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可以做多种划分,逻辑学上按照概念外延的分子数目来分,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两类,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是两个具有外延矛盾关系的概念,用这个分类标准可以把任何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两种,这本是无可异议的,但是,当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对"单独概念"本身进行归类时,发现,"单独概念"本身是一个"普遍概念",于是出现一个悖论,即"单独概念既是普遍概念又不是普遍概念"。  相似文献   
4.
对法官庭外调查权的反思--从刑事诉讼价值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实体真实的追求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保留了法官的庭外调查权。但是 ,由于不具备基本的诉讼形态且与诉讼的基本原理相违背 ;法官的庭外调查不仅对实现实体真实有不利的一面 ,而且必然损害程序正义的实现。因此 ,建议取消法官的庭外调查权 ,相应地完善控辩举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确立公诉人的建议回避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诉人建议回避权属于检察监督权的范畴。在检察监督权体系中,它属于建议性的权力,而不是决定性的或者纠正违法审判的权力。它在性质上与当事人申请回避权不同。刑诉法修改后,在庭审阶段基本形成的“控、辩平等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新模式,是确立公诉人建议回避权的现实基础。确立公诉人建议回避权对被害人、被告人中请回避权的有效行使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刑诉法有必要对其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