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综合类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已有观点对于票据诈骗罪犯罪客体的认识,囿于“纯刑法”或者“纯公法”的思维方式,认为其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然而,对于此问题应从整个法律体系(刑法与其他部门法或者公法与私法的关系)的角度,并结合刑法分则的体系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本罪的主要客体应该是“票据流通秩序”,而不是所谓的“票据管理秩序”,二者分别代表了“公”和“私”两种不同的法益。  相似文献   
2.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10月1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刑法典“是在总结1979年刑法典施行17年多的经验基础上修订的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大大推动了我国刑事法治乃至整个法治建设的进程,从而在新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对这部刑法典给予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要看到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未能实现真正的罪名法定化,并因此引发——系列问题,便是缺憾之一。本文拟从刑事罪名领域的现状、问题探寻、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讨沦,以期能为我国刑事法治状况更趋完善,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已有观点对票据诈骗菲犯罪客体的认识,圃于"纯刑法"或者"纯公法"的思维方式,认为本罪的主要客体是票据管理秩序,具有局限性.对此问题要从整个法律体系(刑法与其他部门法或者公法与私法的关系)的角度,并结合刑法分则的体系结构进行整体把握.本罪的主要客体应该是"票据流通秩序",而非所谓的"票据管理秩序",二者分剐代表了"讼"和"私"两种不同的法益.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五节"金融诈骗罪"的同类客体是不同的前考如该节罪名所捞述的,是"金融管理秩序",而后者则是金融流通秩序.  相似文献   
4.
试论专利权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人们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正日益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专利权作为特殊的投资形式 ,使之转化为产业资本 ,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知识资本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专利的财产性、资本性和可投资性第一 ,专利是一种无形资产 ,专利权是财产权。专利实质上也是一种商品 ,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 ,而专利技术成果的实施可以为专利权人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技术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这种成果中凝结着科技人员的智力劳动”1;“而其使用价值 ,是指专利技术应用于生产后 ,能转化为生产力 ,获得社会经济效益。”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