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综合执法下沉基层的整体性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整合基层公共行政功能,完善合作与协调的执法体系是提高基层行政执法效能、克服行政惰性的重要途径。但实践中,还存有横向与纵向维度上执法权限配置不合理致使权责不一,部门利益化风险生成分割治理,城乡基层行政执法力量分散,大数据提升治理能力功能的发挥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桎梏着基层综合执法的效度。针对行政层级上资源及人力的现实困境,应通过厘清权责清单、整合执法资源、加强执法监督、突破"信息孤岛"等"行政执法适应治理"方式,提升我国综合执法下沉到基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立法应当回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诉求。房地产立法的目标之一应该是为发展利益均衡社会营造法律环境。本文以商品房预售制度体系的梳理为基础,考察了商品房预售的法律文本和实施现状,分析了该制度的缺陷与缺位,提出了废止商品房预售制度是必然趋势的论断。然而,取消预售制度并不等于解决了房产交易中的一切问题,更不意味着解决了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大计的问题,由此也提出相应的制度功能替代上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农村部分村民为样本,通过比例分层随机抽样的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以定性、定量分析村民的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结果表明:环境态度对环保行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同时也受到情境因素相当的限制。一方面,生态教育塑造着着村民的环境价值观;但另一方面,人文环境与硬件设施的双重困境让友好的环境行为始终是纸上谈兵。村民喜闻乐见的环境宣传以及环境友好的外部设施能够为农村生态公民的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破冰。  相似文献   
4.
立法应当回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诉求和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循环经济理念。本文从武汉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成因和困境,在对国内外资源回收立法横向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立法思路。从制度层面遏制“资源单向流动”,倡导废弃物资的综合处理与能源回收。  相似文献   
5.
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扶贫及法律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扶贫的本质是政府与社会、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合力”.我国在20多年的合作扶贫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并在微观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整体上也存在权力结构失衡、权责不对等和泛行政化的问题.新的历史时期从合作文化软约束到理性法制硬保障,需要以《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扶贫框架协议》的形式增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刚性,强化合作扶贫的督察与督查,并落实合作扶贫的司法审查.扶贫权力与法律之间的建构是从善治到法治的动态演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