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中国政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0年正式开山的阿姆斯特丹佛光山荷华寺,是佛光山在欧洲第一座中国传统寺院建筑,也是目前欧洲地区最大、最具规模的华人佛教庙宇。荷华寺积极推广佛教,服务当地的佛教信徒,也积极推动华裔新生代青少年的社会服务工作。该寺也积极参与当地主流社会的公益活动,促使荷兰人对佛教的兴趣与日俱增。荷华寺注重践行星云法师提出的国际化,尤其注重自身的本土化。荷华寺既是当地政府支持并加以资助的旅游景点,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场所。它成为了在荷兰、在欧洲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较集中、活跃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更是如此) ,而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国内更是华人社团林立,而且尤其活跃。至2001年6月,马来西亚共有华人注册社团7276个(其中包括华人政党组织)①。在东南亚,甚至在全世界,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起源最早,其发展脉络也较为典型;而当前马来西亚华人经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加强。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马来西亚华人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华人留学生中占有…  相似文献   
3.
二战前的马来亚,无论是华人还是印度人,他们对自己的祖籍国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认同,在政治意识上更加倾向祖国并受祖国政治运动影响。总的来说,二战前,马来亚的华人和印度人总体的政治意识并不高,但祖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和革命宣传的影响,对马来亚华人和印度人的民族意识觉醒与政治意识萌发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在二战前的马来亚,华人政治比印度人政治更为复杂多元、积极活跃乃至激进成熟,华人普通阶层整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也高于印度人。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留华学生日益增多,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应运而生。其成立后开展的活动涉及层面相当广泛,但它成立后与留台联总之间发生了争论。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给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带来了生机,也为广大的留华学生提供了许多帮助,对于促进中马之间的文化、学术等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二战初期,英属马来亚华人就已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支持中国抗战。英属马来亚印度人则主要通过举行罢工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希望英国殖民政府给予他们公平合理的地位和待遇。日据时期,马来亚华人开展富有成效的抗日武装斗争。马来亚印度人则通过与日本人的合作,借助日军的力量,掀起了一场较有声势的独立运动,希望推翻英国人在祖籍国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民族主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考察,二战时期马来亚华人与印度人的政治活动既有共同点和相似性,更有明显的不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马来西亚,仙四师爷庙这一华人宗教组织与著名的华人先驱叶亚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拟简要分析仙四师爷庙在其创建、发展过程中与叶亚来的重要关系。一、叶氏与仙四师爷庙的创建马来西亚华人宗教社团中所反映出的华人信仰的神祗很复杂。不过,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传  相似文献   
7.
早期,三一教在兴化人中传播。作为一个小的方言群,兴化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但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的三一教也因为兴化人的这一特征而呈现封闭保守的特征。直到近来,以芙蓉志元堂为代表的三一教堂,才开始注重对自身、对三一教的主动宣传与发扬;也有更多其他方言群尤其是闽南人的信众纷纷加入三一教。三一教教堂的宗教特色和活动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初开始,马来亚印度人的民族主义逐渐兴起,一方面表现在印度人希望获得马来亚的公民权,但更多地体现在印度劳工希望殖民统治者给予他们公平、合理的待遇。然而,印度人温和合理的政治诉求遭到殖民当局的拒绝,因此他们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罢工。罢工的失败促使印度人争取祖国印度独立自由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进而在日据时期掀起了一场较有声势的独立运动。日据时期的马来亚印度人的独立运动是一场无果而终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失败的民族主义运动,但这场独立运动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海外华侨华人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力量和推动者。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相关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引智"工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尤其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引智工作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华人妇女社团组织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华人妇女社团组织的形式主要有:专属女性的妇女社团、妇女组或妇女部、华团青年组织中的妇女组织、最高领导机构华总的妇女部门.不同华人妇女社团组织有简单或复杂的内部机构系统.华人妇女社团组织活跃的社会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