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72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最高法院的出版物通过承担一定的功能(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对于最高法院审判职能以及其他延伸职能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反馈的信息来看,最高法院出版物的积极效果较为明显。最高法院出版物的生成及其规模化运作,同中国特定的政治控制模式、法院管理体制和法院制度的转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最高法院出版物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审判独立原则存在矛盾和冲突。虽然如此,最高法院出版物仍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将于2002年11月8日召开,对十六大最好的奉献,就是争创佳绩,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3.
冯军 《法学》2021,(2):19-29
防治危害公共卫生行为的刑法规范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模糊到明确的演变过程,已经比较完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修改具有堵塞处罚漏洞、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和限定处罚范围的积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正确区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只有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的携带者故意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进入医院、养老院等虚弱人群聚集场所,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危险或者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才能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否则,充其量只能依照《刑法》第330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4.
伦理关系一般说来发生在两个主体之间,就企业社会责任伦理关系而言,这两个主体通常是指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而企业利益相关者不同,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问题会表现为不同特征。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可以把企业社会责任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分为外部伦理问题与内部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的"融合党建"新路径,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在服务发展中凝心聚力、在改革创新中整体提升,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施"富民强村"融合党建行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围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要求,大力推行党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精准扶贫、农村基层人才培养融合。推行"支部+基地""支部+协会""支部+合作  相似文献   
6.
7.
主持人:如何看待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魏新:目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未来5年,我国政府将把自主创新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于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8.
刑事判决理由是刑事裁判文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当突破传统研究的视角,从刑事判决书结构和先例规则形成的双重视角来解读刑事判决理由,展现其多重方面的特征和意义,纠正对刑事判决理由的单一化认识,拓展研究视野。在双重视角下对刑事裁判理由的分析,不但丰富了我国刑事判决文书改革的理论内涵,而且还为将来我国刑事判例制度的建构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刑事判决具有可接受性是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认同并服从该刑事判决的前提,是刑事判决社会控制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刑事判决的形成机制系统中,裁判主体、裁判依据、裁判机制、裁判风格和裁判环境等系统因子是影响刑事判决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旨在促进刑事判决形成机制的完善以及增强刑事判决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主体的经营和管理中,非诉讼法律业务越来越多。各类法律院校应重视非诉讼法律实务人才的培养。应从非诉讼法律实务专业或课程的设置入手,建设非诉讼法律实务教学队伍,探索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非诉讼法律实务课程的考核标准,为市场经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非诉讼法律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