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理论上分析,共同犯罪包括一般主体的共同犯罪、同种类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以及不同种类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等情形。对于前两种情形,在法律适用上基本没有争议,对于第三种情形,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也已作出了一些规定。但是,对于第四种情形,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争议较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司法实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近日,本刊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案例研讨会,结合典型案例,就不同种类特殊主体的共同犯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公产、私产及其演进人类社会早期,自发分工条件下,人们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并无财产及所有的概念。但是,随着原始的自然分工逐渐被自发的社会分工所取代,人类有了你的和我的概念的区分,私有制或私有观念便开始统治人们的行动,阶级以及国家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3.
政府定价应采取价格听证的保障制度,以保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在其定价行为过程中,对自身所采取的定价或指导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证。其意义在于:保证政府定价行为的科学性和法定性,规范政府的定价行为,防止滥定价等  相似文献   
4.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客观方面,前者是秘密窃取,后者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但在实践中,有的行为人主观上出于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的犯罪故意,客观方面却兼具有秘密性和欺骗性的特征,对此类行为的定性给司法实践带来困惑。为此,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检察院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权意义或宪法意义而言国家是统一的、唯一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民法意义上国有财产的所有权并不是统一的,国有财产的所有权主体也不是唯一的。拥有主权并不一定拥有所有权。主权或宪法意义上的所有权与民法意义上的所有权是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发挥着不同的规制功能。用主权取代所有权如上所述是行不通的,而拥有民法上的所有权也并不能说明就相关不动产拥有主权。相比较而言,公法法人所有权理论结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人所有理论、政府的经济人角色以及财政民主的发展成果,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作为虚幻共同体思想的启示,应当说是历史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国有财产所有权理论在今天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缺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缺陷研究吕瑞云马燕为了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竞争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993年9月2日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当年12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鉴于该法对于规范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7.
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祖国大陆和港澳等地分属于不同法域。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联系和法律关系也日益紧密,实践中,一些案件的处理涉及到司法管辖和法律适用问题,有的存在一定的分歧。近日,人民检察杂志社结合典型案例,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从学理的层面,对“隐瞒病情到澳门投保获取保险金该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诚信原则作为一项法定原则,其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诚信原则,是指任何当事人在签订与履行合同时都必须对对方怀有善意。在签订时要诚实自愿,不能搞欺诈胁迫;在履行时应当履行该合同为其规定的义务,而不得对合同作擅自的变更与解除。广义的诚信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当以善意的心理状态来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与履行民事义务。在进行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与履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既要维持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又要维持当事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10日至12日,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暨中日犯罪防治与和谐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共计160余人参加了本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如何再修改?学术界对我国检察改革和检察监督机制建设的努力如何评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2007年将关注哪些问题?以上这些都是检察人员和广大读者所关心的热点话题。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不久前当选为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的卞建林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