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共同正犯是刑法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德、日等国家,共同正犯是法定的共犯类型,这些国家对共同正犯的研究也颇为深入。而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主要采用的是作用分类法,但在司法实践中,共同正犯这种共同犯罪形式经常出现,所以很值得研究。本文对共同正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党员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党组织的中坚力量和生力军,学生党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收获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因此,如何确保学生党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实效,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内驱力是指学习者在活动当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党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内驱力越强,积极性就越高,取得的效果就越好。要激发学生党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内驱力,就要一方面精心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确保…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两大问题困扰着科研及科研管理工作者,一是重复研究多,二是成果转化难。针对这两个严重影响科研改革与发展的难题和热门研究问题,作者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加以探讨,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发挥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研究上的特点和优势,克服重复研究,出高水平的成果;并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高等学校在各种技术经济事务中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4.
关于死者生前利益的法律保护,已有许多学者发表了非常有见地的论文,对相关问题做了较深入的讨论。例如葛云松先生在《比较法研究》2 0 0 2年第4期上发表的“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1〕(后称“葛文”)一文中,对相关背景、观点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不再对问题的背景、相关观点做过多的介绍评价,只是力求在尽可能短的篇幅内另行介绍几点拙见,以求学界同仁指教!本人对葛云松先生的观点持基本赞同态度,拙作不是对葛文的“商榷”,而是在此基础上,再谈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是对葛文的补充或注释,而不是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法体系之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国涛 《法学评论》2004,22(4):97-102
科学、历史地考察发展观 ,有利于深入理解新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从法制的角度来看 ,与这一科学发展观关系最为直接的是环境法。在新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环境法体系进行创新 ,是 2 1世纪初叶我国环境法制发展的大趋势 ,有益于环境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不动产交易中的善意取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涛 《法学论坛》2004,19(4):64-68
物权是一种对世权 ,必须进行公示 ,以取得公信力 ,对抗第三人 ;公示权利的非完全正确性要求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以维护公示的公信力 ;公示的公信力的本质是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物权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的结合是“恶意不取得”。在不动产交易中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师德,就其本身的概念而言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从其特征上看:(1)具有综合性。师德不仅是教师某一品性或素质的简单反映,而且是其政治素质、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及个人的品质、知识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2)具有情感性。体现在其对待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反映出的是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学生未来成长的真情关怀、真诚相待、以情动人,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相容和相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具有示范性。就是教师的自我垂范,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为人师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中的利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涛 《法学杂志》2005,26(2):68-70
环境公益应主要依靠公权体系维护,私人可通过公益诉讼督促公权的行使。环境私益不宜通过“民事公诉”的手段维护。“小额多数”环境私益的保护应主要解决“搭便车”问题。在完善群体诉讼制度的同时,也应从利益衡量的角度尊重私权自治。  相似文献   
9.
一、建议“生物”与“技术”分别立法保护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些困扰,许多是由于将生命物质硬用《专利法》保护所带来的。以一惯用于保护“非生物”发明创造知识产权的《专利法》去保护“生物”势必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和保护上的“技术”问题(后面将进行探讨)。而生物技术发展中产生的一些新  相似文献   
10.
权利能力与未出生者的民法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涛 《河北法学》2004,22(10):13-19
从“纯利益权利能力附停止条件说”来看,未出生者既不是权利主体,也不是毫无权利主体地位,而是“权利主体地位待定者”,待“出生”这一条件成就时,权利能力则生效至出生前。但是,在没有活体出生的情况下,则需依据“利益关联说”确立个体未出生者的民法地位,即未出生者是其父母生育权(或其母生命健康权)的客体。“两说”相结合,较为科学、全面地阐释了未出生者的民法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