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为改变鉴定结果质证实效不高的现状,新《刑事诉讼法》以"鉴定意见"取代"鉴定结论"的表述,并确立鉴定人出庭作证规则和专家辅助人制度。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新的质证规则,发现并解决可能面临的问题,值得研究。一、新《刑事诉讼法》对鉴定意见质证规则的修订(一)强调鉴定意见言辞证据属性司法鉴定结果是鉴定人的个人认识和判断,有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知识产权.需要多维的研究视野与多元的分析方法。首先,它不能偏离民法学的基本原理,但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民法学框架。3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学者多视角、全方位地对知识产权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结合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策科学等理论从事跨学科研究,也有学者运用宪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等原理进行跨领域的探讨。诸多著作、  相似文献   
3.
版权文化是影响著作权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法律构造来看,网络版权制度要求"崇尚创新,尊重版权"的法律意识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得到强化,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版权文化.目前,网络著作权法虽已基本成型,但局限于传统出版商的封闭性版权文化依然占有主导地位,网络版权制度践行面临守法意识不强的文化困境.开放性版权文化难以培植的根源在于,著作权法因应传播技术发展的滞后品性引发自由经营理念与反版权意识的产生.为此,要充分运用行政措施,合理引导网络产业与用户行为的发展走向,继而提升作者、使用者和网络服务商的版权意识,为之后的立法创新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不断进步的30年。30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学者不断探索知识产权基础理论问题,关注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体化、国际化趋势,回应知识产权制度的现代化诉求,推动知识产权的战略化进程,并促进知识产权理论在法制建设中的应用。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如何在知识产权国际谈判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如何在以制度创新促进文化、技术创新的同时,维系本国相关产业的利益;如何更好地运作知识产权制度,充分实现"法"的成效,以此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支撑;如何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体系化水平,并在未来的法典化进程中作出理性选择。这些问题将是未来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数字网络技术标准化引发著作权制度功效的缺失。在调整作品利用关系中,著作权法开始寻求技术工具的辅助,其功能逐步为标准化的作品保护技术所替代。作品保护技术标准化虽有激励作品创作、传播之功用,但在应对技术竞争、关切消费者利益以及强化标准约束力等领域存在一定缺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公权力特别是行政机构或其授权组织的干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