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我国关于遗嘱继承和遗嘱信托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本文通过比较附义务的遗嘱(遗赠)和遗嘱信托的关系、遗嘱信托和遗嘱执行人制度的关系,论证遗嘱信托制度独特的制度功能;通过探讨遗嘱信托的形式、成立要件和生效的时间、特留份制度对遗嘱信托的限制、遗嘱信托中受托人的确定、遗嘱代用生前信托之特点等核心问题,梳理完善了我国遗嘱信托制度的关键点和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2.
“债”是民法中的基本概念,其基础意义不仅在传统的民法中有所呈现,在我们称之为商法的领域内,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债和有限责任的关系、债和投资的关系作一个粗浅的探讨,希望对理解债的概念有所裨益。理论界对债与责任的关系已有比较成熟的认识。民法理论通常认为,责任是一种特别债,是债的一般担保。作为原则,债务人的(自己)责任总是无限的,即债务人应当以自己所有的财产为限作为履行自己债务的一般担保;①而作为例外,存在着一种有限责任。比较流行的定义是:有限责任,是指债务人仅以特定财产为限,对其债务所承担的清偿责任。②笔者…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信托法的理论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托法和信托法的理论 关于新<信托法>(指2006年12月颁布:译者注)总体的意义已在其他多种场合作过说明,[1]本文仅就和信托的一般理论问题相关的几个论点进行一些讨论.所谓"信托的一般理论",是指诸如"为什么要认可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如何界定受益权的性质"等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日本信托法修改及其信托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廉慧 《北方法学》2009,3(4):154-160
日本是大陆法系中引入信托法比较早的国家,日本的信托法经过80多年的发展,在吸收和转化原本来自英美法的信托制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信托法的理论和实践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6年12月,日本信托法进行了大量修改。研究此次修改以及这一修改背后的理论变迁,对我国信托法理论的发展应该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信托制度比较研究——以日本《信托法》为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信托法理论不承认没有受益人的非公益信托(目的信托)。但是,现代信托法在朝着认可目的信托的方向发展,英美和日本的信托立法都显示了这一迹象。本文以日本新《信托法》上的目的信托制度为中心进行探讨,主张为了向制度利用者提供满足多种偏好的制度菜单,为了更好地体现信托制度的灵活特点、实现其破产隔离和财产安排功能,应在控制目的信托的弊端的基础上引入目的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对《慈善法》的法理分析入手,论证慈善财产并非是捐赠人、潜在受益人的财产,也不是公有财产,更不是政府财产。慈善财产是类似信托财产的独立目的财产,构成社会法独立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