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雷连莉 《理论月刊》2006,(10):103-105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确定了公诉案件被害人的当事人主体地位,但对其上诉权问题并没有涉及。本文认为,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是必要的,但不能赋予被害人与被告人完全对等的上诉权,对被害人上诉权应予以一定限制。基于此,本文对如何设置被害人有限上诉权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2.
上诉权是当事人固有的、必要的一项救济性人权,是当事人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之一。赋予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上诉权,有利于刑事诉讼公正、秩序、效益价值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我国刑事诉讼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在我国立法中尚是空白,建立该制度必须探讨分析其得以建立的价值基础,即:促进公正与效率,保障人权和控制犯罪,强化国家责任和保护公众信赖利益以及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4.
雷连莉 《求索》2014,(7):118-122
作为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对象,被害人有着参与量刑的强烈愿望。被害人参与量刑是基于尊严权利保护、程序主体性诉求、报仇求偿心理释解以及利益表达需要等动因,被害人参与量刑具有实现修复正义功能、监督与制约功能、安抚与预防功能以及增进裁判认同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雷连莉 《行政与法》2010,(6):112-114
本文从被害人被害后心理的内涵出发,探讨被害人被害后几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被害人被害后的心理救助措施,旨在于帮助被害人建立有效心理防范机制,以期更好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雷连莉 《行政与法》2014,(10):119-123
被害人量刑意见是被害人表达诉求的重要载体.被害人量刑意见的提出有助于恢复被害人的受损利益,弥补公诉权行使之不足,实现刑罚裁量的客观公正.目前我国被害人量刑意见的提出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应从提出主体、内容、时机、方式以及效力等方面对被害人量刑意见提出程序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7.
审前羁押制度和人权保障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审前羁押制度与过去相比已经有所改善,尤其是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审前羁押中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审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的审前羁押制度,分析审前羁押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