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原魁社 《求实》2012,(3):78-81
传统社会以"首孝悌"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成功地将以"三纲"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内化为当时民众的信仰。其顺利实现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就是"孝悌"的出发点符合了每一个道德主体的切身利益,能够在道德主体内心产生共鸣、形成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实现大众化,内化为广大社会民众的信仰,才能真正发挥"兴国之魂"的作用。信仰的确立离不开主体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自爱的情感体验是以自我需要的满足为根据的。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过程中的德育,应该首先满足人民主体的低层次需要,在低层次需要的基础上激发出主体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能够把自爱作为将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国民信仰的德育起点。  相似文献   
2.
权威评价活动的评价主体是权威机构,价值主体是社会群体,评价主体应当从价值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出发进行评价活动,否则就会发生权威评价活动中价值主体的错位。社会主导价值体系与该社会的权威和权力相联系,核心价值体系与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相联系。主导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需要权威机构和所属社会群体利益的一致。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将使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体现为意识形态的本质,从而顺利实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和对经济基础的维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原魁社 《前沿》2010,(23):43-47
"诚信危机,道德失范"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导致诚信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但道德评价声音的微弱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传统习俗、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是道德评价的依靠力量。传统习俗主要依靠超自然力量的维护,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具体化为对传统习俗的敬畏,但随着现代性社会的进程,超自然力量的神圣性被逐步瓦解。良心的道德评价功能就是人们的内心信念对道德规则的维护,而良心在与市场理性的博弈中,被迫处于下风。社会舆论的有机表达途径是大众传播媒介,而没有健全制度的保障,大众媒介的言论难以突破封锁和压制,缺乏言论自由的大众媒介也难以形成对违背道德规则行为的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4.
原魁社 《探索》2012,(2):159-163
当主流价值观的边缘化危机成为我们社会的挑战时,寻求对多元价值观的统摄就具有紧迫性。绝对价值与最高价值处于不同的论域,绝对价值要求满足价值主体的绝对需要,而最高价值要求满足主体的最高需要。人的绝对需要是维持生命的需要,而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够对人们生活提供范导的是以绝对价值为基础的最高价值。脱离价值主体现实生活世界的"绝对价值",因其"空洞的抽象"而最终流于价值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执政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执政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体系与社会的价值体系在应然上处于同一关系。但如果部分官员从自身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那么就有可能损害其所代表的执政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导致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由于社会群体的认同度不高而被边缘化的危机。执政党只有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出发,准确地把握社会群体真实的利益诉求,并充实到自己所倡导的主导价值体系中去。同时,执政党要通过宣传教育、以身作则等方式,使社会群体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主导价值体系的科学涵义,并从内心接受和认同,从而使社会主义主导价值体系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避免边缘化危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