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借用物理学中“连通器原理”,本文认为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人事流动存在一种吸纳效应和挤压效应。在这两种效应作用下,同时由于社会与政府之间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软化和人事流动通道的不畅,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出现反复而且社会与政府人事管理产生诸多矛盾。据此,可以探讨通过缓解社会的挤压效应,弱化政府的吸纳效应,强化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调控机能,建立顺畅的人事流动通道等途径以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主价值的实现有赖于民主技术的支撑,否则民主就不可能成为“好东西”。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民主建设战略,符合中国民主成长的内在逻辑。而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应在党的所有领导部门(党委)制定议事规则,如此,才能使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党内民主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府两院"官员宣誓制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多数民主国家都以宪法或法律对政治宣誓作了明确的规定。政治宣誓制度在中华民国时期业已初步确立,1949年以后因受苏俄模式的影响而中止。近年来,大陆有很多地方出现了政治宣誓的实践,建立政治宣誓制度的建议也出现在2004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中。建立“一府两院”官员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推进“官德建设”、刷新政治人物与政府的公众形象、培养公务人员和公民的“尊宪”、“护宪”及诚信意识。建立政治宣誓制度也是人大任命与监督制度的充实和完善,并将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借用物理学中“连通器原理” ,我们认为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人事流动存在一种吸纳和挤压效应。在这两种效应作用下 ,同时由于社会与政府之间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软化和人事流动通道的不畅 ,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出现反复而且社会与政府人事管理发生诸多危机。据此 ,可以探讨通过缓解社会的挤压效应、弱化政府的吸纳效应、强化人事流动控制阀门的调控机能、建立顺畅的人事流动通道等途径以解决此课题。  相似文献   
5.
围绕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修改,学界对其何时形成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想存在分歧。在考察政治领袖的思想时,概念的文本表述固然重要,但不应脱离复杂且变动不居的政治场景,即历史语境。领袖人物提出的政治规划主要是用于指导政治过程,并力图改变或引领政局的走势,故而在文本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复杂的政治考量,这些考量有可能遮蔽政治领袖表达的思想。基于此,推论毛泽东何时设想未来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将文本与历史语境结合起来考察,揭示其思想生成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闾小波 《唯实》2003,1(10):34-36
政治宣誓古已有之。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国家公务人员就职时举行宣誓仪式的规定。宣誓是一种形式 ,也是一种程序或制度。国家公务人员通过宣誓可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特殊角色 ,明确宣誓人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重新建立我国的宣誓制度 ,不仅可以刷新政治人物与政府的公众形象 ,且有利于培养公务人员和公民的“遵宪”、“护宪”意识及诚信意识 ,切实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民主选举是民主政治的要素之一。中国共产党在与各种敌对势力的抗争中,除军事斗争外,一直坚持并不断扩大民主选举,提出民主政治选举第一的原则,坚守民主的道德高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四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民主选举的认知不断深化,选举制度和方式适时调整而日益丰富,并积聚大量的合法性资源,使其政治空间得以不断拓展,配合军事胜利最终成就建国伟业。  相似文献   
8.
做实专题询问夯实人大监督权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不只是因为这一制度设计使中国式民主在世界上占据了民主的道德高地,而在于宪法赋予人大拥有的四大权力: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及重大事项决定权。只有让这四权循名质实,我们才有底气称其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否则将使权力系统跛足而行。如此行政,不仅使党和政府权威与公信力流失,而且增加政府行政的风险和官员寻租的机会,乃至危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情况的变化对建政工作多有调整。其间一个重要变化是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所以改名,是因为随着参会代表在成分、单位和名额上的扩大,中共中央逐步明确了本次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根据现有的资料,这一改名事宜应是中共中央经过充分酝酿和讨论提出动议,经新政协筹备会党组干事会议定,最后交由新政协筹备会讨论通过的。1949年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宣誓制度的必要性1. 建立政治宣誓制度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有两层涵义: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 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基础是人民民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另一方面, 是指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要求, 即其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制度安排要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普遍要求, 契合现代政治文明的前进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在这两方面规定性的辩证统一基础上向前推进。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是目前世界多数民主国家宪法普遍确认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