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革命法制建设经历了从农村根据地到城市解放区,进而发展到新中国的历程,其中的司法建设也随之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并推进到全中国的重大转折.哈尔滨解放区将根据地时期的“便民”司法传统与城市司法实践相结合,注意满足城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在法律术语、法庭形式、司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哈尔滨解放区规范化、国际化的城市司法特色,实现了中国革命法制中司法建设“从农村到城市”的重要转折,为新中国的司法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吏治”。韩非提出的“明主治吏不治民”的主张,被封建统治者充分地运用到统治策略中。为了加强吏治,历代统治者采取各种途径使具有统治才干的人充当官吏,进入封建政权。本文拟从历代选官制度的内容入手,分析其对封建政权的影响,以期为现阶段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稳定政权的第一个国际化大城市,外侨人口众多,犯罪率高,法律纠纷量大。从1946年—1949年,哈尔滨解放区法院受理外侨刑民事案件分别为447件和813件,占其所受理的刑民事案件总数的8.3%和14.7%。法院在涉侨审判中以民国法律、解放区的革命政策法令、苏联法以及外侨的善良风俗作为审判依据,有效地解决了纠纷,维护了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苏联法影响中国法制发展进程之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2 0世纪中国历史上 ,苏联的革命法制理论和若干重要制度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法制发展进程。孙中山曾主张“以俄为师”并进行过法制改革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也是以苏联为标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创立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 ,更是将苏联法全方位地移植到了中国。苏联法制为中国革命政党所接受与其自身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需要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解放区1946年参议员选举是中国共产党尝试在大城市中建立和巩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关键性步骤,奠定了哈尔滨市临时参议会召开的基础.这次选举首次以城市建设为中心展开,以城市市民为主体行使宪政权利,开创性地提出了"推选哈尔滨市民各阶层的代表,树立纯正的崭新的民主政治"的选举方针以及确立了"职业团体推选"与"聘请先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是一次既有民主形式又有民主内容的新民主主义①民主政治②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生活和专业领域的分殊 ,导致职业道德的兴起。公务员的职业的道德建设必须借助于法律 ,以法律为后盾保障公务员认真履行。统一的社会道德规范建设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外在保障 ,同时我们也必须加强统一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有机结合建设 ,使两者达到内在的和谐一致 ,这就是职业道德品质建设。法律和道德是社会进步的双翼 ,以法律作为其强制力保障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的规范建设 ,实现了法律—道德的统一 ,德法互助必将推动当代廉政建设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刑罚的适用要奉行因时制宜原则最早见之于《尚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历代统治者对“刑罚世轻世重”的具体理解都体现了“乱世刑重,治世刑轻”的观点。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问题,其实封建社会的“治”和“乱”都是阶级矛盾尖锐或缓和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往往由于统治阶级过分盘剥人民,引起社会阶级矛盾加剧,导致激烈的阶级对抗,于是统治者就用繁苛的立法、加重的刑罚对人民进行严酷的镇压。《史记.夏本纪》记载:“自孔甲以来,诸侯多畔,菜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相似文献   
8.
孙光妍  宋鋆 《北方法学》2020,(2):138-149
革命根据地法制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经历了开拓起步、稳定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在研究成果方面,法律法规汇编、论文及专著等各种形式成果不断增多;在研究领域方面,实现了从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城市革命根据地的拓展;在研究队伍的建设方面,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学术梯队;在学术平台构建方面,体现了从鲜见到显见的增进趋势。  相似文献   
9.
郭海霞  孙光妍 《前沿》2010,(8):144-146
哈尔滨革命历史档案中有大量的关于哈尔滨解放后哈尔滨市政权机关基于政权建设和管理社会的需要,发布的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宪法性文件和政权建设文件,这些档案体现了哈尔滨解放区宪政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地理位置毗邻俄罗斯、朝鲜和日本,自开埠以来,大量的外侨涌入使哈尔滨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并逐渐形成了浓郁的多元文化的特色.在学术界对"司法能动"热议的今天,笔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哈尔滨解放区审理外侨案件进行普查和分析发现,哈尔滨解放区法院为了及时地处理外侨纠纷、维护政权稳定,尝试了民国法律"六法全书"、东北解放区和哈尔滨解放区新制定的法规、市民和外国侨民的风俗习惯等依据进行调解和审判,同时通过便民性的司法程序拉近了新政权与市民间的距离,达到了稳定政权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