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是新时代推进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逻辑起点。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体现新时代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的具体落实,有利于党的治理理念从传统"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时代转换,顺应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服务人民、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核心的时代诉求,有力回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的时代认同,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引领。  相似文献   
2.
3.
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性和大学生的获得感,通过考察自我决定理论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该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的重大意义。尤其强调动机内化与整合、注重自主需要以及归属需要的满足,对当前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获得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时,社会和谐又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基础。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保证,也是现阶段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微课"的出现顺应了信息化时代高校课程教学的真实需求,推动着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促进教学内容优化与提升,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不断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模式等,这些都对当前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获得感产生着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动力机制是其生命之所在.就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机制的基本构成而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大众化的内在动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是大众化的根本动力,实现和谐是大众化的社会动力.这些动力系统体现出不同的运行路径,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推动作用,并通过相互动态协调以构成适度的大众化动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这将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使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日趋复杂,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新时期我们党提出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而要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关系是创新的逻辑起点,着力解决好社会民生问题是创新的现实基础;不断推动社会管理现代化是目标定位,能否妥善协调好社会各方利益关系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