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是在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历史路径中发展的,它不可能完成象西方社会那样一个由乡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自然转型。而是走一条所谓的“规划的社会变迁“的道路。这就要求以政治发展来推动社会发展,也就是说,政府要在乡村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组织是政府推动乡村发展的体制性力量。由于目前乡村的组织结构难以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进行组织重构成为政府推动乡村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_目前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现状1982年新宪法通过后,全国实行政社分开,揭开了乡村改革和发展的序幕。乡村基层组织结构由此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当"中国"和"改革"两词在30年前被郑重地书写到一起的时候,相信无人能准确言及其对30年后今天的真正意义.中国改革近30年的印痕,深深地嵌入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悄悄地改写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生活,渐渐地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也缓缓地积累了中国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突破的诸多瓶颈.  相似文献   
3.
由于宪法及其蕴涵的宪政秩序显示着人类对自身尊严的深刻理解和对现代国家权力的制度制约的努力,因而在现代文明体系中获得普遍认同、得到广泛实践。自宪法在现代民族国家确立以来,人类社会都力图协调稳定必要性和变化必要性这两种彼此冲突的要求。为了缩小宪法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就需要以某些方式改变宪法,使宪法的规定或其内容发生一定的变迁。通过宪法变迁实现制度变革以体现宪法的权威性和宪政秩序的稳定性,就成为现代立宪国家的重要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5.
任何着眼于法治秩序塑造的法制变革,必须对制度存在的时代和历史图景有准确的判断,从而确立制度变迁的方向。综观30年来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法制变革,我们可以不带任何偏见地体悟到中国法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设计朱文忠,潘伟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63页.以后引自《邓小平文选》只注卷次页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要推进社会进步,改善民主,...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以下凡引自《邓小平文选》只注卷次页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要推进社会发展,改善民主,必须推行现代化。邓小平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最大的政治,明确指出是政治共同体的核心任务。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像我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已不同于业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必须依靠政治共同体来推动。邓小平同志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在这一前提下,他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政…  相似文献   
8.
本次对新冠肺炎的抗击,是对法治中国建设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法治国家在中国社会成长的契机。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应该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提升国家依法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论邓小平对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的扬弃潘伟杰,刘陆天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一变迁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一场社会革命。纵观世界历史,虽然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退回到与现代化相遇之前的状态,但是许多社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所有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主权国家与宪政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遵循宪政理论规范性的逻辑以思考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与宪政秩序的问题。为此 ,本文采用理论的与历史的方法 ,考察近代以来主权国家的法理基础 ,考察全球化进程对民族国家的宪政制度所带来的挑战 ,从而探索世界性宪政秩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论文指出 ,世界性宪政秩序的形成过程将是各民族国家对人类尊严和公共价值予以普遍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