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牢牢把握网络话语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应该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机制等方面进行发力,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消极心理、学习压力大、文化环境不适应、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贫困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严重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构建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济困、排忧、励志、磨砺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时代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大力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此,要注重通过构建多元投资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培育高素质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利用互联网资源、传播先进文化、传承乡村记忆、打造农村文化品牌等路径,不断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4.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空间与行为场域,网络的正负效应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上网冲浪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宣泄情绪、寄托情感的最好场所.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滞后于网络时代的发展,与互联网时代已不相宜.思想政治教育低效性是长期困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顽疾,其关键在于方法滞后,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善于把握新形势,打破新壁垒,不断更新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理念,转换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方式,强化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指引能力,提升网络空间感染力,才能掌控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大方向,最终实现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6.
<正>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地区人口没有通过大规模的流动和空间转移而实现向城镇化的转变,这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当下称其为"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在中国城镇化整体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于全面、深入地揭示人类近期聚落演变过程的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契机,但是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探索如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路径,应当从它的立足点、前提、依托、主线、关键、保障等几个方面入手,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与感召力,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由低效向高效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是指高校充分运用网络空间的独特优势,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内容,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全体教育对象所形成的说服、引导、教化、感召的能力,以及增强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学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后备人才资源,对农村中学生进行乡土情怀培育,是促进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引导高素质人才向乡村回流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不深、农村中学乡土情怀培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可从城乡地位观念的平等化、教育内容的革新、教师队伍的整顿、培育标准的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着手,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以此促进农村中学生乡土情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服务机构不够健全、设施陈旧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投入资金薄弱等弊端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供给制度与反馈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增强农村自我"造血"的功能、建设高素质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打造乡村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重构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