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论高校诚信教育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正元 《唯实》2002,(10):74-76
“诚信”是个古老而又时兴的话题。古老源于历史的悠久 ,时兴在于当今的缺失。以“诚信”为突破口 ,加强诚信教育 ,对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危机” ,深刻理解“诚信”的含义、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 ,是诚信教育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坚持以德育人和以法律人 ,是实现诚信现代价值的保证。一、诚信的诠释与历史作用在现代汉语中 ,“诚信”的概念从规范层面应取其“诚实守信”的基本意义。从字面理解 ,“诚”与“信”存在一定差别并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诚信无价     
黄金有价,诚信无价。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小到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有了诚信,比拥有任何财富都显得重要。诚信是道德的基础。诚信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道德,是协调公共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其表现形式是: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基本含义包括真诚、诚实、诚恳、诚挚、诚笃和守信义、讲信用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信誉、信赖、信心和信任等。法国学者蒙田指出:“真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础道德要求,是为人做事从政的道德规范准则,也是经济交往的“游戏”法规。在现实生活中,“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都沐浴过诚信的幸福阳光,也都遭受过失信的痛苦阴雨;诚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失信也严重威胁着一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打造诚信社会,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使干部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2003年,南京工程学院中层领导干部换届,实行公开竞聘,原有中层干部113人全部就地“卧倒”,重新竞聘上岗,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次公开竞聘在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解放思想,能上能下要疏通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首先需要畅通“上”、“下”的心理渠道。“上”、“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