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2.
3.
环境权理论是环境法律中的核心问题,是环境立法、执法、环境行政管理与环境诉讼的前提.环境权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学者关于环境权的性质、结构形态以及内容的研究观点各异,对其进行梳理和思辨,有益于研究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理论概况.  相似文献   
4.
高洪娟  陈雪婷  崔锦铭 《前沿》2014,(5):125-126
本文阐述了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来研究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管理的涵义和研究意义,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并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提出了改善学生干部培养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民主政治制度,它体现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然而,我国的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使该制度具有实质性和有效性,应将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完善与保障人民的有效参审上.  相似文献   
6.
土地不仅是财产,还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权利实现既要依赖《宪法》、《民法通则》、《物权法》等,又要依赖《环境法》等法律法规才能切实保障实施。农民是我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土地权利最易受到侵害。针对我国农村目前土壤环境破坏与污染现状日益严重的情况,我们要在处罚和监督方面重点保护农民土地生态权利,在法律的正确引导下,提高农民朋友自身素质和法律意识,积极主张自身应受保护的合法权利,最终全面而充分地实现农民土地生态权利,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7.
陈雪婷 《行政与法》2014,(2):122-128,F0003
调解优先模式的确立,标志着民事诉讼中调解本位主义的回归与复兴.本文考察分析了影响调解模式选择的现实因素,揭示了调解本位主义在中国社会籁以生长的实践土壤和制度运行的可用资源;通过对传统文化基因的分析,揭示了调解本位主义具有的民族特色和依存的文化根源;通过对司法场城中自治与强制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调解模式具有的法治内涵.此外,本文还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了判决模式和调解模式在司法实践中的消长关系.在此基础上论证了调解本位主义作为民事诉讼的制度模式在中国走向法制现代化过程中选择和复兴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在70年的历程中,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遵循国家整体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我国民族高等教育70年的发展经历了初步建立(1949-1965年)、遭受挫折(1966-1976年)、恢复与初步改革(1977-1991年)、调整与优化(1992-2000年)、规模与质量并举(2001-2014年)、交融与创新(2015-至今)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标志性事件与发展任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民族高等教育应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更精准的发展方式和更完善的结构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普及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