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共管理中的政府利益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政府及其成员的双重角色来看,政府利益是由人民利益、政府组织的利益及其成员的个人利益共同构成的复杂综合体。政府组织利益及其成员的个人利益具体可划分为基本利益、角色利益和失常利益三个层面。切实保障基本利益,基本满足角色利益,坚决打击失常利益,建构合理的政府利益结构,是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效率与公平都是公共管理追求的基本价值。在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在价值层面上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保障。在实现机制层面上,效率与公平可以通过不同机制的作用实现有机的统一。在经济性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它表现为市场机制重在实现效率,政策机制重在实现公平。  相似文献   
3.
政策工具选择与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军荣 《理论探讨》2008,(3):133-136
公共管理社会化实质上是政策工具的重新选择,是以强制性程度较低和直接性程度较低的政策工具逐渐取代强制性程度较高和直接性程度较高的政策工具.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到社会异质性、社会能力和政府能力三个变量的影响.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来看,社会异质性显著增加,社会能力获得较大提升,政府能力相对下降,这为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开展创造了契机和可能性.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进一步推进需积极培育社会能力和提升政府能力,特别是实现政府能力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4.
关于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视角、模式与理念,公共管理的利益分析方法,公共管理的人性基础,以及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内涵做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凯恩斯与布坎南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分析 ,理清其理论演化的轨迹 ,然后比较两者的异同 ,指出理论的有效性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对失效理论的因循将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失调并影响政府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与其所反对的“公共人”假设一样,都是一种极点式的人性假设,它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运用必然存在限度。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来看,人性是介于绝对自利与绝对他利两个极点间,是一定条件下的“非此即彼”和“亦此亦彼”相统一的“线段式人性”。按照“线段式人性论”,公共管理中的人应是对多种利益权衡的“比较利益人”。  相似文献   
7.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是指具有社会分享性的、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从社会分享性的视角看,公共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公共利益不仅仅表现在单一的国家利益上与单一领域内,它也不一定完全体现“真、善、美”。追求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最大化是公共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共管理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所组成的管理体系,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它包括以政府为本位的政府管理和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治理(包括政府治理)两个阶段的内容,以及大致由政府管理的集权化、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政府管理的社会化和社会治理的自主化、社会治理的多中心等五个不同的模式组成。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动机:概念、特征与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新兴主题,是对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设运用于公共部门的反思与批评。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倡导者主张,人们从事公共服务具有非自利动机,并且这种动机在公共部门比在私营部门更为普遍。公共服务动机受到文化、制度和社会价值的影响,是一种内在动机。当前,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共有三种途径,分别为报酬偏好比较、公共服务动机问卷和公共服务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公共管理理念的跨越:从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公共管理存在着政府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公共管理内在的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等特质,决定了必须超越政府本位理念,树立社会本位理念。在政府管理中,应渗透“人本、责任、服务”与“参与、互动、合作”的精神,推动政府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形成完整的公共管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