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法律   69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行为无价值论批判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黎宏 《中国法学》2006,6(2):160-173
引进德日的将结果无价值论和行为无价值论折中的“二元论”来改造我国的社会危害性概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德日的“二元论”,无论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适用标准还是从理论根据来看,都存在严重缺陷,难以为我国的社会危害性理论的重构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对单位犯罪适用"双罚制"和"单罚制"均存在很多问题。"双罚制"已经成为为有关人员开脱或者减轻罪责的重要手段,而"单罚制"是否处罚单位犯罪的方法值得商榷,其违反了近代刑法确立的个人原则,可操作性不强,抑制单位犯罪的效果也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5.
黎宏 《检察风云》2010,(3):65-65
在刑法当中单独规定“律师妨害作证罪”的做法不仅举世罕见。而且也违背了刑事诉讼中控辩平等的法理,有职业歧视之嫌。本来,妨害作证或者伪证之类的犯罪。除了作为辩护人的律师可以实施之外。警察、检察官或者法官之类的司法工作人员也可以实施,这一点,在刑法第307条的规定中也有体现,该条第3款规定,  相似文献   
6.
[日]大谷实著,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本书是日本目前最畅销的刑法学教科书之一,本书作者大谷实教授是当今日本刑法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之一,曾任同志社大学教授、日本司法考试考查委员、日本学术会议会员、法制审议会委员等要职,现任学校法人同志社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续写辉煌     
6月,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 2006年6月,适逢《人民检察》杂志创刊50周年。50年来,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物,《人民检察》一直秉承"交流经验,指导业务"的办刊宗旨,积极宣传高检院的工作部署,热切关注检察实践,深入研讨法学理论、检察理论,已连续四次被评为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200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全国百种重点期刊"。值此《人民检察》创刊50周年之际,人民检察杂志社6月6日下午在京召开"回顾与展望--《人民检察》创刊50周年法学专家座谈会"。高检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常韧出席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德高望重的高铭暄教授、陈光中教授、王作富教授以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人民检察》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杂志的定位与办刊方向,以及如何创新思路,提高杂志品质,谋求杂志的进一步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刊登张常韧主任的讲话和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与大家共勉,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8.
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遂犯的处罚范围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各种刑法理论对立交锋最为鲜明的地方之一。由于中外刑法规定上的差异 ,难以用国外的或者现有的理论对我国刑法中的未遂犯的处罚范围进行说明。当务之急是对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的若干经验进行总结 ,将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思想创新、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已然成为指导当今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正在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全球化、多元化格局的新的理念、新的方向。伴随这样一个大时代、大变革的到来,因移民而立市,因直辖而崛起的重庆市,以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314”总体部署为标志,终于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开始朝着新的更高目标奋力迈进。  相似文献   
10.
单位犯罪的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位犯罪除了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犯罪之外,还应包括单位领导的监督过失或者说是由于单位体制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分上,不应以犯罪所得的归属为标准;单位犯罪的罪过,应当包括监督过失在内;对单位盗窃行为可按个人盗窃罪处理,现行的司法解释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