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付晓 《瞭望》1999,(51)
“伯乐相马”的故事,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识别干部,发现人才。然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者,“伯乐”是人不是神,由其主观性和局限性导致的失误难以避免。还有,“伯乐”固然在“相马”,“马”又何尝不在“相”“伯乐”?一些狡猾的“马”,投其所好,也有被当作“千里马”加以重用的可能。一句话,“伯乐相马”逃不出“人治”的局限。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马”的素质如何,要看其实际表现,“赛马”的优越性也正在于此。“赛马”是用规则来选拔的,不但有“法治”的优越性,而且能够营造社会正气…  相似文献   
2.
鉴于政策对我国法律规范和法律运作过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本文从法理和司法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得出政策作为我国的法律渊源之组成部分,这一事实是的确存在的,并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付晓 《法制与社会》2012,(1):265-266
社会建立全民医保的大格局下,农民工由于其特殊性,成为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面覆盖的难点.而如何解决农民工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就成为现实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经济法为视角,就当前现实中农民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中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在理论方面对解决农民工医保关系转移接续问题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诉讼法学界在关注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的各项成果的同时,对司法实践中经常难以解决的证据问题也展开了多层次的讨论。讨论丰富了证据理论,指导了司法实践,还向人们揭示出我国证据立法的诸多不足及其原因。人们发现,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证据的粗疏规定远不能适应复杂具体的司法实践的需要,于是,完善我国民事证据之立法就成为业内人士的热切期盼。在此情势下,最高人民法院总结诉讼实践,大胆吸收诉讼法学界的部分研究成果,于2001年12月发布《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细化原来民事证据立法的若干规定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承诺之一,我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就刑事保护而言,"两高"在2004年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大大降低了知识产权犯罪的入罪标准,不啻于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一剂猛药。尽管如此,我们的刑事法律却只关注打击犯罪和恢复社会秩序,而没有对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的权利给予基本的关注,这无疑是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目标--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6.
付晓 《法制与社会》2014,(16):226-227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代表其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及高度。厚重的"燕赵文化"既是河北的文化符号,也是增强河北文化软实力的根脉和源泉。大力弘扬"燕赵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河北文化的国际影响,有助于克服跨国经营的障碍,有助于推进冀俄经贸合作,促进冀俄关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蕴藏着巨大的劳务输出的潜力。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一潜力并没有被充分挖掘。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劳务输出仍处于落后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从事劳务的人员大关约2900多万,我国才有30多万人。而不足1亿人口的巴基斯坦每年出国的劳务人员达到了160万人次,印度每年劳务人员也在120万左右,菲律宾每年有35万人左右,泰国20万人次,韩国18万人次,孟加拉15万人次,这些国家的劳务输出都在我国前列。因此,通过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管理,尽快摆脱落后局面,把中国劳务输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青春期和职业发展的探索期,憧憬美好未来、向往美满的生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职业观正在逐步形成,有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但不少学生对未来生活感到困惑迷茫。面对日趋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挖掘潜能,做好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储备,提高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从犯罪人的角度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忽视了被害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被害预防是社会和个体为免遭犯罪侵害、防止被害现象产生而采取的一切阻遏、减少被害可能性的对策总和。被害预防分为被害前、被害中以及被害后预防,必须把被害预防和犯罪预防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日益增长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