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的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条件下,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实现依法治党,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这是根除“人治”治党体制的弊端、解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面临的新问题和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建党以来,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应的制度特色,这就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架构的党内民主制度。党内民主是在民主集中制框架内展开的民主,而不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基础上的民主。刘少奇曾指出,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任何时候对党都是有害的。我们党内的民主生活,是不妨碍集中制的,相反的,是加强集中制,加强党的纪律,并且使党的纪律成为自觉的纪律。因此,党内的民主制度建设必须体现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怎样夺取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怎样把中国引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阶段"、"怎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形成了三大历史阶段。党内思想认识和实践相应地也经历了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中心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论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论再到共产主义过渡论、从"初级阶段论"提出到对其长期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党、国家和社会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各自独立性,执政党必须明确政党的功能,正确的处理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避免做自己不该做,也做不好的事的现象,从执政党的功能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同质性。现代和谐社会是法律与理性整合的产物,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和谐需要在形式法治的基础上推行实质法治,需要建立一个法治政府,需要培养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6.
冯梦成 《中国发展》2010,10(4):58-62
经过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浦东新区改革在审批事项的清理和审批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行政体制、审批机制、审批效能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要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7.
冯梦成 《世纪桥》2007,(8):48-49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浦东着力开展“政社合作”的改革与实践.其通过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搭建多层面合作平台等举措,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谐共生”为特征的政社合作伙伴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政社合作,一方面,政府要采取改革双重登记制度、完善监督体系、加大财力和政策倾斜力度、发挥政府组织的优势等措施,以解决民间组织健康发展面临的注册难、监督“缺位”、人力财力不足、“志愿失灵”等问题;另一方面,民间组织需要树立“社会企业”理念、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并厘清与政府的关系,以解决自身发展能力、公共物品供给、功能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冯梦成 《中国发展》2008,8(4):50-54
构建新型政社合作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建构新的政社合作关系与互动机制有赖于社会的独立、自治,“大社会”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多元治理主体的出现,有赖于公众的积极参与。近年来,上海浦东新区在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培育“大社会”体系;推进政府管理职能的社会化,形成“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格局;探索社会化决策方式,推进公众广泛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率先形成了“政社合作,政社互动”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