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一节立法目的与调整范围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调整范围】本法调整平等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效力范围】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似文献   
2.
我国台湾地区小额诉讼程序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借鉴先进法制,建构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一直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我国台湾地区为践行司法为全民服务的理念,曾参考美国、日本的小额诉讼制度,创设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小额诉讼程序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大陆和我国台湾具有相通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的“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对立。然而,从依法治国之宪法意旨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税法与私法本质上应为统一,并具有内在、广泛的联系,其本源就在于“对(私人)财产权的确认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未来中国民法典的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法典是一国民法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我国至今尚未制定民法典 ,但制定民法典已被立法机关提上立法日程 ,并且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法国民法典以其通俗易懂著称于世 ,德国民法典以其逻辑严谨流传后世 ,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具有什么品格 ,值得深思。我们认为 ,未来中国民法典应当符合现代民法发展趋势、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贴近中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与吸收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未来中国民法典只有实现此品格 ,才能立于世界民法之林 ,成为 2 1世纪民法典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对动物致害责任归责原则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呈义 《政法学刊》2005,22(3):20-23
动物致害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动物致害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上,有待深入探讨。通过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动物致害责任归责原则的比较考察,结合我国动物致害责任归责原则的现状,有必要对我国的动物致害责任归责原则进行重新定位,应当采纳无过错责任与过错推定二元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居住权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具体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我国立法机关正在抓紧时间制定《物权法》。在物权定法中 ,由于用益物权与自然资源的特殊关系 ,因而用益物权成为立法难点之一 ,诸多问题尚没有得到解决。例如 ,如何确定用益物权在物权法中的地位 ,如何构造用益物权的体系 ,如何规定用益物权的具体内容 ,如何处理基本用益物权与特别用益权 (如渔业权、采矿权等 )的关系等 ,这些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在立法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为此 ,本刊组织烟台大学法学院的部分教师与学生 ,就有关用益物权的立法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以期对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朱呈义 《法学杂志》2005,31(6):81-83
胎儿的身体、健康等利益会遭到侵害,这同一般的侵害人身权行为相较具有特殊性。对此,应当在人身利益延伸保护的基础上,对胎儿活体出生后的损害进行特殊救济。在侵害胎儿人身利益责任构成方面,应当把握有关特殊之处,准确认定相关损害。  相似文献   
8.
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德国民法典第 90a条的修正 ,“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对法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另有环境伦理学有关动物成为权利主体主张的提出 ,似乎动物取得人格权 ,成为权利主体的现实就在面前。但环境伦理学的主张并不能等同于法律学的主张 ,法律人格无法扩张至动物。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国民法典的修正主旨并不是赋予动物以法律人格。不过对动物的法律保护必须加强 ,在民法中应当将其作为一类特殊的物来对待 ,在法律规则的适用上有别于普通物。  相似文献   
9.
彼得·凯恩在该书《序言》中写道:“自帕特里克·阿蒂亚写作本书第一版至今已经30年了,而自我荣幸地被要求为本书的未来承担责任也大约年15了。”“本书旨在对法律教育和社会争论作出贡献。更准确地说,将本书作为法律学术研究与写作范式的影响,远比依然注重以分析方法学习案例和法规的法律教育影响大。”“就社会争论而言,  相似文献   
10.
彼得·凯恩著,王仰光、朱呈义、陈龙业、吕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彼得·凯恩在该书《序言》中写道:"自帕特里克·阿蒂亚写作本书第一版至今已经30年了,而自我荣幸地被要求为本书的未来承担责任也大约年15了。""本书旨在对法律教育和社会争论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